掌握这些方法,每一节语文课将成为唤醒孩子阅读潜能的契机
每一节语文课,不光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唤醒学生阅读的契机。对于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理解和内涵感悟,在学习、背诵课文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形成一个阅读积累、运用的体系,提高语文能力。具体该怎么做呢?
一、熟读课文,把握课堂每一分钟
对于教材,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课文,其中包含散文、诗歌、文言文、现代文等。首先,在老师上课之前,一定要自己先熟读课文,将课文反复的读几遍,读通、理顺,碰到散文、叙事文、现代文等课文,要读到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读的时候,将课文进行分段,可以用笔勾勒出你认为重要的或者不理解的段落和语句;碰到诗歌、文言文之类的课文,我们要注意教材底部的注解,理解大概的意思,将白话文注解标注在诗句、文言文旁边,一目了然。
完成熟读课文的步骤之后,会发现老师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容易就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不容易掉链子,那么现在,就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解与分析,把握上课的每一分钟,说不定老师正在讲的就是之前你勾勒出的段落、语句。注意听老师所讲的修辞手法、叙事手段和一些语句的巧妙运用,这些都是一篇好的文章的精髓,将其批注在课本旁边。最后,一定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心中要有一个答案,激发思维,不论对与错,错了就要认真听老师讲为什么错,对了,说明自己理解能力很到位,也会有成就感。
二、准备一个课堂笔记本
除了在教材上勾勒、批注之外,我们还可以准备一个课堂笔记本,有时候老师讲的内容太多,在课文上批注容易混乱,所以,讲一些重点内容整齐地腾写在笔记本上,便于翻阅。将每篇课文在笔记本上进行有效的分类,主要记录:课文内容、含义、中心思想、重要段落语句、修辞以及还没弄明白的问题等;课上老师没讲到的、自己还不理解的将其整理在笔记本上,课后询问老师,将答案补在问题后,井井有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录总没错,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三、注重课后题的练习
不能忽略课后习题,课后题的解题思路往往和考试遇到的问题一致,也能更有效的帮助自己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得到有效的阅读积累。几乎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都会有抄写练习,其中词语都是精选于所学语文,一定要按要求进行抄写,可以将语句进行分类。
例如:形容词、重叠词、动词、名词等;比喻句、排比句、疑问句、反问句;抄写的同时牢记,更有效地丰富语言的积累。有的问题可能会提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那么一定要重新阅读文章,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意义,回忆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也可以翻阅笔记本上的记录,也能有效地检验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其课文的含义。
四、背诵全文
在教材中,重要的文章一定会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全文,这大概是让所有学生最痛苦的一个要求,但也是最有效最能提高阅读积累的一个方法。那么背诵全文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第一,背诵文章一定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自己代入到文章里,更容易体验作者的心境。第二,进行分段的熟读与背诵,可以分为:开头、中间、结尾,分别了解透彻段落要表达的意义。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段),交代人物,叙述跟父亲奔丧回家的有关情节,为描写父亲的背影作好铺垫;第二部分(第四至第六段),写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对父亲的想念,作者在描写了父亲的背影之后,予深沉的怀念之中,又想起了父亲的一生。文章结构非常清晰明确,只要了解透彻文章结构,是非常有利于背诵的。
第三,对文章进行反复的抄写,经过抄写的过程,记忆会更加深刻。第四,除了自己读以外,还可以让同学、家人读给自己听,想象一下书中的画面,加快记忆。第五,让同学或家长监督、检查,背书的时候,及时纠错,避免习惯性出错。第六,睡前可以默默回想一下课文,默背几遍,避免忘记。脑子里储存的优秀文章多了,自然你的阅读积累就越多。
五、辅导资料
现在每个学校、每个老师都会推荐一本跟书本教材相关的辅导资料,辅导资料上对应了每篇课文的重点习题作为作业让学生完成。一定要自己先做一遍,不会的题暂时留空,做完之后翻阅最后的答案进行校对,用红笔进行批改标注,要做到自觉,不能直接摘抄答案,每一道题都是对课文的巩固加深。完毕之后,翻阅课本,将错误的题进行修正并进行整理,避免下次犯错。辅导资料不仅从文章本身出发,更是对字、词、句、段落的细节发问,对我们积累阅读量有非常大的帮助。
所以说,把握课堂效率、专注课本,对学生阅读量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课堂与书本教材的关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