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ID:41084

时间:2021-04-28

相关标签:  阅读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 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二、文言文归纳要点
 
1. 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
 
(1) 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
 
(2) 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3) 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
 
(4) 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 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
 
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 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
 
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三、文言文句式应用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 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 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 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3. 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 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 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4. 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5.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 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 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 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赐之(以)彘肩。”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倒装句
 
1. 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3) 介词宾语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东乡坐。”
 
(4) 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微信公众号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200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