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六单元第17课教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

  课标解读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建造和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

  2.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中国古代历代基层组织形态和基层社会治理状况,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封建社会基层组织的任务。

  3.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历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认识到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知识点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隋唐

  (1)隋建立后,重新核定户籍。

  (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宋朝: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6.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7.明朝

  (1)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的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

  8.清朝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知识点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4)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社会治理

  (1)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

  (2)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

  (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

  (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知识点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宋之前

  (1)社会救济: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

  ③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2)优抚政策

  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鸩杖,以示尊重。

  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2.宋之后

  (1)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2)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政府和社会救济的不同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2)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1.阅读教材P99“历史纵横”及“思考点”,思考: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东晋在江南建立政权后,一方面沿用西晋时期的“黄籍”制度,另一方面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原因在于户籍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主要依据,只有将南迁的人口进行了登记,才会将其纳入以后征收赋役的范围。若不这样,将会激化其政府和南迁北方人与南方土著人的矛盾。

  (2)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其原因是:宋代城市化与商品经济发展迅猛,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经济藩篱;商业税收远超农业税;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允许产权流动,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强。

  2.结合教材P99右下角“明嘉靖严州府遂安县黄册原本”插图及P98本课导语思考:明朝政府为什么要修造“黄册”?

  提示:“黄册”就是户籍册,它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依据。

  3.阅读教材P101“史料阅读”,思考:你如何认识商周时期的救济设想?

  提示: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天灾人祸不断,人们的自救能力差,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因此政府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各项准备,保证粮食和各种物资的充足。史料所反映的古人备荒的意识和各级机构储蓄和备荒的设计,对今日的救灾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4.阅读教材P102“学思之窗”,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提示:(1)古代政府之所以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其原因是:对贫苦无依的人进行救助是必须的,用法律对此进行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将这一救助真正落到实处;这样做体现了政府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在百姓心中树立政府的威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2)这样的规定能否落实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因为只有统治者英明,能够励精图治,深深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能够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时,这样的规定才能够落实。否则,不能落实。

  [思维导图]

  主题一:户籍制度

  材料: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作“团貌”的程序。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验年龄和相貌,记录有人户的肤色、身高、面部等特征……验查无误之后,便根据年龄大小在户籍档案上注明“黄小中丁老”……唐代户籍制度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两个不平等的阶级,编户为良民(自由民),非编户为贱民(非自由民)。

  ——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根据材料,指出唐朝户籍制度的主要内容。

  提示:设置“团貌”程序,记录人口体貌特征;根据年龄大小进行户口登记;户口分为“良”“贱”,人身自由不同。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户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2)户籍具有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

  (3)户籍具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4)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对点练习

  1.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官要对所掌户籍和赋税造册“上计”中央,以查考其政绩。秦朝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等,为历代所沿用。此举表明()

  A.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户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

  C.对人民的管理日益加强

  D.开始有了户籍管理制度

  C[材料显示政府利用户籍等加强对百姓赋税、户口、军事训练等方面的管理。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从商鞅变法开始,材料没有提及户籍制度是否由此开始,排除A、D两项;户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但材料还涉及其他方面,排除B项。故选C项。]

  2.商鞅认为户籍“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此材料不能说明古代户籍()

  A.是朝廷征收赋役的依据

  B.是基层管理的重要手段

  C.与土地私有制度相适应

  D.是严刑峻法的重要体现

  D[材料“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说明A、B两项均符合材料,但不符题意;材料“商鞅认为户籍‘上有通名,下有田宅’说明C项符合材料但不符题意;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符合题意。

  主题二:以唯物史观认识我国古代的社会救济

  1.内容:中国古代的救济制度,一般说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天灾

  人祸之后的特殊时间对百姓进行救济;另一方面是平常时期对人民中鳏寡孤独、老病残疾等成员进行福利救助。

  2.思想基础

  (1)诸子百家学说。以儒家仁义思想为指导(如孔子的“理想社会”的大同和小康,孟子“仁政”思想),同时兼有墨家的“兼爱”、道家的“小国寡民”顺应自然的见解。

  (2)宗教思想。佛教的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道教的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观点。

  3.主要特点:政府主体,民间辅助。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商会、会馆组织等救济主体和宗族家族并存,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

  4.不足之处

  (1)具有宗教色彩。

  (2)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救济方式相对单一。

  (3)缺少制度和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俗对其进行调整。

  3.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A.国家税源枯竭

  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C[根据材料中“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的信息可知C项正确;“国家税源”“经济结构”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A、D两项错误;材料中“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说明B项错误。]

  4.《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C.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A[材料中“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是指直接救济,“大兴土木之役”是指“以工代赈”,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六单元第17课教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微信公众号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300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