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高中 > 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6-1课:赤壁赋教案统编版
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6-1课:赤壁赋教案统编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常识。
2、由《赤壁赋》表层含义进入其深层意蕴。
3、朗读、朗诵《赤壁赋》。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赋”的基本知识
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一种文体,在英文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单词,所以只能音译为fù。现代文体中有一种“散文诗”,与“赋”接近。
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荀子·赋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可见,战国末期的楚国已有了一个赋体文学的创作群体,并蔚然成风。晋代的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说:“赋者,敷陈之称,古诗之流也。”就是说赋出自诗,是诗的变体。其实,赋是在当时已有的各种文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来源是“多源说”。
赋这种文体,重在体物写志,采用主客答问式,运用比兴手法,讲究押韵。汉代是赋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家,其作品都是鸿篇巨制,因此称为“大赋”。到了魏晋时期,受骈文的影响,出现了“骈赋”,又叫“俳赋”。到了唐代,受格律的影响,出现了“律赋”。到了宋代,受古文运动的影响,出现了“文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就是典型的文赋。
二、学生读课文
至少读三遍。
第一遍疏通式朗读,正字正音。
第二遍是熟练式朗读。
第三遍是感情式朗读。
三、学习第一段
(1)开头一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
壬戌,是干支纪年法,与《兰亭集序》中的“岁在癸丑”相同,但与“永和九年”不同。一个“秋”字,点明季节特点。“既望”是十六,“望”是十五。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因此这是一个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晚。(相关知识:农历每月的首日叫“朔”,末日叫“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陈述两个人物坐船到赤壁之下一事。这种交代,有点类似话剧的舞台说明。我觉得,赋这种文体具有剧本的雏形,有时间、地点、人物、对话、情节,甚至有“矛盾冲突”。
(2)有同学要问:苏轼为什么坐船到赤壁之下呢?是组团旅游吗?
显然不是。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课文注释①。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苏轼被贬到黄州,此地有一地名叫赤鼻矶,据说是当年赤壁大战的地方。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赤壁大战当在湖北蒲圻,即现在的湖北赤壁市。那么,苏轼为什么会被贬到黄州呢?同学们在初中学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想必应该有所了解。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乌台诗案”。那么,苏轼究竟有没有写诗讽刺新法呢?写了。问题在于,皇帝宋神宗并不想杀苏轼,于是将他贬到了黄州。苏轼当年42岁,正是为国效力的最佳年龄。这对苏轼是一次沉重打击,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3)一个人被贬还有心情游山玩水吗?
可苏轼非同凡人,他是一定要游的。苏轼不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还与客人夜游赤壁。这位客人叫杨世昌,是一位道士。坐在船上的苏轼,看到了什么景色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微风吹来,水面一片平静。属,此处读zhǔ,劝。同学们在初中学过“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在《屈原列传》中有“屈原属(zhǔ)草稿未定”,是撰写的意思。苏轼劝客人饮酒,心情应当不错吧?面对一轮明月,苏轼想起了一首诗,那是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就是《诗经·陈风·月出》。原诗共三段,第一段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qiǎo)兮!''试着译成白话诗就是:“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婀娜窈窕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由此可见,原诗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心上人,很美。那么苏轼“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也是思念美人吗?这是一个问题,先存在同学们脑子里。
(4)接下来,苏轼写月亮。
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语出《荀子·礼论》:“过故乡则必徘徊焉,呜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此处写月“徘徊”,似乎月对人间的景色有所留恋,可谓写活了。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课文注释“白露”为“白茫茫的水气”,当然可以。但是联系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似乎解释为“皎洁的月光”更好。所谓“白露横江”就是皎洁的月光像茫茫的白露,笼罩江面。江水与月光连成一体,分不清哪是月光,哪是江水。
再看,苏轼是坐船而来,那船大不大呢?一叶小舟。小到什么程度?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在茫茫的水面上,这条小船就像一叶芦苇。在《诗经·卫风·河广》中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意思是说,谁说黄河宽又广,我用芦苇编制的小船就可以渡过去。在一个思念家乡的游子心中,空间的距离不等于心理的距离。但是,苏轼在这里乘坐的就不是芦苇编制的小船了,应是木船。作者坐着这只小船越过那茫茫的江水,突然产生了一种幻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里的“冯”读píng,通“凭”,倚靠。参考例句有“独自莫凭栏”。驾着风飞翔,像是独立飞翔离开了人间,像神仙一样长出了翅膀飞到了仙境。同学们有过这样的幻觉吗?所有这些,都给人一种感觉:美!下面把第一段齐读一遍。
四、学习第二段
(1)“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于是”紧承上文。意思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人越喝越高兴,越看越高兴,一个“乐”字点明心境。但是,不可否认,苏轼心情的底色是忧伤灰色的。作为读者,我们希望美好的景色能够给被贬的苏轼带来一点愉悦。而苏轼也确实很高兴,有节奏地敲击着船舷,边敲边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几句怎么唱啊?哪位同学来唱一唱?棹,划船工具。这几句源自屈原《楚辞·九歌·湘君》里的“桂擢兮兰枻(yì)”。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目眇眇兮愁予”。屈原还写过一首《思美人》。读到这里,我们又有问题了:难道苏轼真在思念一位美女吗?他不是有朝云在身边吗?难道他又有了新人?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这要回到屈原“香草美人”的手法上来。
同学们学过《离骚》,知道屈原善于运用“香草美人”来打比方,既比喻君王,也比喻自己,还比喻美好的理想。苏轼在这里也是比喻,有的学者说比喻宋神宗,有的学者说比喻建功立业的理想,都说得通。我更倾向于前一种理解。“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深刻含义是:我思念着远方的君王啊!那么苏轼为什么思念宋神宗呢?其实,宋神宗是很欣赏苏轼才华的,只是因为奸臣陷害,苏轼才差点丢了性命。宋神宗不想杀苏轼,甚至有重新起用苏轼的想法。苏轼在黄州期间,宋神宗在奸臣的鼓动下,匆忙对西夏用兵,结果大败。参加作战的张舜民来到黄州看望苏轼,把这些情况告诉了苏轼。于是,苏轼对宋神宗的牵挂就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出来。由此可见,这篇赋表层含义是写夜游赤壁的经过,其深层意蕴则是借机表达对君王的牵挂。这也是苏轼忠君报国思想的体现。
(2)就在苏轼唱诗的同时,客人吹起了洞箫。
箫这种乐器,具有悲凉的音色,所以李白说“箫声咽”。箫声配合着苏轼唱诗的节奏传达出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几句写得真好,那呜呜作响的箫声像是怨恨,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像是倾诉。声音婉转悠扬,如同没有断绝的细丝在空中飘转回荡,其艺术效果可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相媲美。
苏轼是不是借音乐来表达自己不得志呢?诗人没有明说,而是转笔借“潜蛟”和“嫠妇”来表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和“泣”都是使动用法。潜蛟,就是深藏在水底的蛟龙,因为受困而无法腾飞,只能暂时压抑着。这潜蛟听到箫声,内心震动,就想要舞动起来呀!“嫠妇”可以理解为寡妇,也可以理解为丈夫外出而独守空房的女子。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那呜呜的箫声,拨动了女子痛苦敏感的心弦,让她想起伤心往事,于是泪如雨下。这是用衬托的手法表现音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只是诗的表层含义,其深层意蕴是,苏轼借“潜蛟”和“嫠妇”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被贬黄卅l不能报国的人生境况。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了对周瑜的羡慕之情,其实就是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志向,但却遭到贬谪,不就像是被压抑在深谷中的蛟龙吗?不正像是被人抛弃了的女子吗?当然,这些内容都深藏在文字内部,表层含义只是音乐传达出来的悲凉之情。
(3)小结
读文章,不仅仅要读出其表层含义,更重要的是读出其深层意蕴。当然,深层意蕴不容易看出来,它隐藏在表层文字的背后。但是,文学是有规律的,特别是对“香草美人”的隐喻手法,我们可以按图索骥,探赜索隐,从而识其庐山真面目。这也是阅读教学目的所在。有学者指出,从“屈原精神”到“楚辞精神”再到后人普遍遵循继承进而形成的“写作心理”,“香草美人”反复不断地出现在“中国文学”的长河里,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精神”。如果说中国文学传统与西方文学传统有别的话,那么“香草美人”现象无疑是构成这个差异的因素之一。(尔雅图南《作为文艺原型的“香草美人”》)
五、学习第三段
(1)“苏子愀然。”
“愀然”就是面部表情突然改变的样子。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愀然作色呢?一定是内心深处受到了触动。苏轼受到触动了吗?这从“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一句可以证明。刚才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心中“乐甚”,为什么箫声却如此凄凉呢?
(2)主客对话开始了。
从形式上说,主客对话是赋的传统手法,但可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呢?有什么好处吗?
这主要受了先秦诸子散文对话手法的影响,比如《庄子·庖丁解牛》。其好处是便于自然而然地表现主题,连贯地推动文章脉络延伸。这里的客,不必确指某人。主客双方,其实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两个思想对立面,归根到底体现的还是作者的思想。主客对话实际上是一场驳难,是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独白,是理想中的苏轼与困境中的苏轼的对话。这种形式比自问自答更具有现场感、真实感和戏剧效果。这是由表层含义到深层意蕴的又一个表现。
苏轼的发问引出了客人的回答。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I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读这一段要采用“渐强——陡落”的读法,就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快,最后突然下降。谁来读一下?这段文字比较好懂,主要写什么呢?请同学来回答。
主要表达了一个意思:再不可一世的人物,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这样写,目的不仅仅是说曹操成为过去,更重要的是反衬像自己这样的普通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更不算什么了。
所以下文继续回答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个“况”字体现了反衬的用意。“吾与子”是打鱼砍柴之人,以鱼虾、麋鹿为伙伴,驾一叶扁舟,举酒对饮,感到生命短暂得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一样,渺小得就像沧海一粟。哀叹生命短暂,羡慕大自然的永恒。于是,客人产生了一种想法:“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这又是不可能的,所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骤得”一词在屈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过去有两种解释:一是“忽然得到”;二是“屡次得到”。人教版课本采用后者。笔者以为这两种解释都不妥当。“骤得”的对象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种幻想,可以直接解释为“实现”。幻想得不到实现,于是产生伤感。这就是客人的解说。由此推知,客人的思路是有别于苏轼的,当苏轼陶醉在美景中的时候,客人却另有感慨。正是这样的分叉,所以才引发了苏子“愀然”,进而构成了对话。
六、学习第四、五段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是苏轼的第二句问话。
怎么翻译这句话呢?客人也知道水和月吗?这叫什么话!显然不妥。文字的表面意思不等于其真正的意思。这又涉及文字的表层含义和深层意蕴的关系了。苏轼其实是问:水与月包含的道理你也懂吗?苏轼故意发问,然后自问自答。什么道理呢?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流动的河水啊,天天流淌,其实并没有流去,这条河依然是这条河;月亮啊,亏了圆,圆了亏,其实依然是原来的样子。人,也是如此。生命看似短暂,其实永恒。这就是苏轼讲的道理。同学们明白吗?
(2)苏轼怕客人不明白,就进一步作了解释。
他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盖”是发语词,“将”可解释为“如果”。课文注释“盖”为“如果”,不准确。“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这是个省略句,完整的意思是:那么天地间万物的变化快到不能用一眨眼的工夫来计算。“曾”,有的选本注zēng。《古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céng,意思是“简直”“竟”。“以”,解释为“用”比较妥当。“以一瞬”后面省略“计算”。苏轼的意思是,如果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生命也在变化,转瞬即逝。人个体生命就那么几十年。如果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角度看生命呢?即从事物不变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永恒的,人的生命也是永恒的。从人类整体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生生不息,一切都没有变。用《愚公移山》中的话来说就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切都没有变,“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如果这样看待生命的话,又何必羡慕大自然的永恒呢!
道理讲到这儿,已经比较透彻了。
(3)可是苏轼觉得还不够尽兴,他又深入一步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这一句很难懂。“且夫”是个连词,表示层进关系,可译为“再说”“况且”。再说什么呢?“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话有点费解,感觉与前文衔接不上。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主宰者,如果不属于自己所有,即便一丝一毫也不勉强占有。这似乎说到另一件事上去了,前后不搭。前面说生命长短,这里说占有不占有,两码事呀。同学们谁来说说你的理解?老师认为,苏轼这句话是想彻底解决客人的思想问题。因为上面说看问题有两个角度,角度不同,感觉不同,这有点自我愚弄的味道,并没有彻底解决思想问题。所以,苏轼接下来进一步说,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主,不属于你的就不要勉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问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里点明了最根本的处世思想:顺应自然。人活在世上,为什么会有痛苦?原因可能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背自然,幻想得到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这是自然规律。你想长生不老,就会产生痛苦。所以,不要勉强,要顺应自然。这实际上是老庄思想的体现。苏轼的思想中,融汇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他借此来消解心灵深处的滞碍,化解情感上的痛苦,从而走向豁达。
(4)于是“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请一位同学读这两段。要读出味道来。
(5)小结
前文说过,客人是杨世昌,是位道士。按说,苏轼所说的这番话,应该出白杨世昌之口,道士看得开呀,为什么反过来了呢?这与文章的构思有关。读罢全文,我们感觉到,文中的客人与苏子其实是一个人。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两个苏轼,一个是现实中的苏轼,是痛苦的苏轼;另一个是理想中的苏轼,是豁达的苏轼。这两个苏轼不是截然分开的。因为痛苦,所以才想超脱,于是从老庄中获得灵感和启发。但苏轼不可能一想到老庄就痛苦全消,这谁也做不到;恰恰相反,苏轼的超脱正说明了痛苦正在深深地折磨着他。他求助于老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减轻。痛苦,超脱,再痛苦,再超脱。这就是挣扎中的苏轼。
七、总结
《赤壁赋》是一篇很美却很难读懂的文章,因为文章的表层含义和深层意蕴之问的联系不是那么容易接续起来的。但是阅读本文,一定要把二者连接起来,由表及里。
首先,“赤壁”这个地名就有可推敲的地方。苏轼所在的赤壁并非真正赤壁大战之地,那为什么还要写呢?有人说过:“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就是说,赤壁是真是假不是主要的,“赤壁”只是一个符号,只要苏轼的情感真实就可以了。苏轼写文章从来不受“真实”的拘束,而是敢于表现思想和感情。比如,他参加科举考试写的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文中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日‘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据说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很欣赏此文,但不知苏轼所引典故出自哪部古书,于是就此典故的出处问苏轼。苏轼回答:“何须出处。”原来是他的杜撰!这说明了苏轼写作的特点。赤壁是假的,但思想感情是真的。这就是表层含义和深层意蕴的关系。
其次,对“美人”的理解也是如此,其表层含义与深层意蕴有很大不同。对此,前面有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问答。前面也有解说,不再赘述。
第四,水与月,也是一种艺术符号。表面看是写江水与月亮,实际是写人生道理。
总之,以上四个方面都体现了本文构思的特点:用表层含义来隐喻深层意蕴。最后的议论,表现了一种理趣,体现了宋代诗文的特点。人在遭遇挫折后,往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究人生道理,排解内心苦闷。这必然闪烁哲理的光芒。《赤壁赋》,不仅仅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同时也是沉思万物、探求人生意义的哲学佳作。
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6-1课:赤壁赋教案统编版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300 元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