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三年级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蜜蜂》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蜜蜂》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
3.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
2.明白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查找蜜蜂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故事。
3.制作有关蜜蜂的图片、课件。
教学实际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2.因为有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有千姿百态的生物,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奇妙与美丽。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了解昆虫的哪些知识?(请学生交流。)
3.播放有关昆虫的图片,请同学们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蝴蝶、蜜蜂、蜘蛛、蚂蚁、苍蝇„„)
4.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灯片出示蜜蜂的图片)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课题)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6.通过课前的搜集,你们知道了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交流一下。【见资料袋】
7.简介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自幼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想要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然后查字典或与同桌合作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生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
试验证实阻力几乎(jī) 几个(jǐ)
推测沿途超常尽管(jǐn)尽力(jìn)
陌生准确无误闷热(mēn)纳闷(mèn)
(2)多种形式检查: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老师用“准确无误”来形容读得正确的孩子,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3.检查句子:
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给孩子当堂学习的时间。)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做试验;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三、归类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等,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3.教师强调: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2)“途、超”: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4.学生书写。
四、课堂小结。
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那么下节课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做做这个试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请学生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了解“过程”。
1.先默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试验的过程。
(第2~5自然段。)
2.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
4.蜜蜂们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幻灯片出示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
(2)看到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感三、归类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等,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3.教师强调: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2)“途、超”: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4.学生书写。
四、课堂小结。
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那么下节课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做做这个试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请学生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了解“过程”。
1.先默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试验的过程。
(第2~5自然段。)
2.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
4.蜜蜂们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幻灯片出示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
(2)看到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感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6)从蜜蜂回来时遇到的不同情况,你认为蜜蜂有着很强的辨认方向的能力吗?
(7)指导朗读: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想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指导学生朗读。
3.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1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3)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无法解释的——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4)你们同意他的这个结论吗?你是怎么认为的?
四、再思导疑,感悟课文。
1.了解了这么多内容,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一段或一句,读出来,并说说理由,(其他人可以补充)听清要求,先自己读一遍,再找。
2.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在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时,预设了以下几个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
(1)大家都知道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试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是必须的?少一个行不行?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从课文中的“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等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精神;用词准确,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
(3)看了法布尔的这个试验,你觉得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的人。)
(4)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热爱大自然、爱护昆虫、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待客观事物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课堂小结。
学完了课文,同学们一定尝到了探索发现的乐趣。其实,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奥秘在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探究而不怕困难的精神。
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蜜蜂》教案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300 元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