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九年级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
上课素材
朗读法
反复朗读,仔细揣摩含蓄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人物形象,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质疑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学习课文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比较阅读,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及时代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深化作品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对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教法学法:
指导法、谈论法、质疑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范进中举》,认识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摧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思考这位被科举荼毒的书生悲剧的一生,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背景链接
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鲁迅创作这篇小说是在孔乙己生活年代的20年之后,当时,科举制度已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鲁迅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中,写出了小说《孔乙己》这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并揭示那个社会芸芸众生的昏沉、麻木病态。
2.生难字词
(1)字音
阔绰(chuò)羼(chàn)绽出(zhàn)拭(shì)
蘸酒(zhàn) 荤菜(hūn) 门槛(kǎn) 舀酒(yǎo)
颓唐(tuí) 茴香(huí) 咸亨(xián hēnɡ) 附和(fùhè)
(2)词义
【声气】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文中指态度。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文中指阔气。
【污人清白】指人清白的声誉被毁。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大抵】大概;大都。
【间或】偶尔,有时候。
【不屑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
【颓唐】精神萎靡。
【营生】谋生活。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朗读,仔细揣摩含蓄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人物形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交流展示:这篇小说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4~6):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嘲笑声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第三部分(7~8):写孔乙己和孩子,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
第四部分(9~11):写孔乙己无以聊生的惨状,表明当时的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第五部分(12~13):写孔乙己的结局。用猜想作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复述故事梗概。
【交流点拨】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下层知识分子,嗜酒却只能跟普通劳动群众在一起喝。他迂腐又不失天真,曾给人们带来欢乐。
但后来他因偷东西被打断腿,不得不用手“走”来买酒,此后便不知所终,看来是在那样的社会挤压、那样的观念毒害下,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段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交流点拨】这段话写了孔乙己故意在文字上兜圈子,为自己开脱,以摆脱尴尬,挽回一点面子,表现出他的迂腐不堪、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
3.“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这句话是什么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作铺垫,暗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4.课文中写了多次笑声,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了众人的冷漠无情。
5.“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大约”“的确”二词应怎样理解?
【交流点拨】二十多年无人知其生死,只能用“大约”来推测;根据最后一次见面时孔乙己的惨状分析,肯定他是必死无疑了,因此用“的确死了”。
6.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交流点拨】从孔乙己的角度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的角度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7.四人一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交流点拨】穿长衫;好喝懒做;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偶有偷窃;从不拖欠酒钱;屡遭冷遇;想和人交流;无人关心、可有可无。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品味下面句子的妙处。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交流点拨】孔乙己“不回答”表明他对短衣帮的嘲笑不以为意,而“排”的动作又体现了他的卖弄。这两句话集中体现了孔乙己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和自命清高的性格。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300 元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