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高中 >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教案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秋”“愁”(板书),心上有秋便是愁。关于“秋’历代文人墨客也有一种传统的认识:言秋必愁。有诗为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一起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散曲中的秋是怎样的?(凋零,悲凉,凄楚。)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忧郁,悲怆。)你是怎样捕捉到诗人情感的?(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通过景物描写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我们解读诗文的一把钥匙。
关于“秋”,郁达夫曾经说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啊,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北国的秋为什么会让他发出如此感叹呢?我们今天来学习《故都的秋》(板书),去领略郁达夫笔下,心中的秋。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一八九六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十五岁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一九一三年留学日本,一九二一年,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了创造社。七月,发表第一部小说集《沉沦》,一九二三年七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接着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一九四五年九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达腊。
2.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故都的秋》便是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的优美散文。
3.课题释义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通过故都景的描写,要抒发怎样的深情?
1、提问:故都的秋有何特色?文章的哪些文字段是写秋景的?这些文字段描写了几幅故都秋景图,并作以概括。
提问:作者笔下的故都秋景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发言:(提示: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
明确:清,静,悲凉。
学生发言。
(提示:抓住描写的主体对象。
)
明确:3—11自然段
小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2、学生读3—11自然段
四、细读细品
讨论题目:作者通过怎样的景物描写来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学生讨论。
(学生可以一幅图画为例,抓住其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
明确:
写秋院——
“听得到青天驯鸽子的飞声”写出了环境的宁静。“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写出了心的静。
“一椽破屋”“破腰壁”写出了境的悲凉。
写秋槐——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柔软的触觉。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还觉得有点落寞。”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悲凉。
写秋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柳永有诗句“寒蝉凄切”这里用反衬的手法,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写出了故都秋的静和悲凉的特点。
写秋雨——
“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
写秋果——
“像鸽蛋似的着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时候......”“淡绿微黄”,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
提问:分析了景物描写从中读到的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明确:和故都的秋景一样也是“清,静,悲凉”的。在作者的笔下景中有情的悲凉,情中有景的落寞。的确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这也是这篇散文的魅力之所在。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幅图景训练朗读,先自由读后个别起来读。老师点评。提问:回头去看,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仿句练习)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
在————————————,
在————————————,
在————————————,
在————————————.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的确,郁达夫故都的秋景都是皇城根下,寻常巷陌中的家常小景。所以,只要用心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平凡的景物中读出一种真实的生活感受。
五课堂探讨问题。
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
学生讨论(抓住文中关键语句)
明确:“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啊,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故都秋的喜爱和向往。
再讨论:作者为什么不以明快的笔调来写故都的秋?在故都,“秋”可写的东西很多,有火一样的香山红叶,有明镜般的昆明湖水,有诗境似的陶然亭……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写了那样的秋色呢?
学生讨论
明确:这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郁达夫,3岁丧父,17岁随兄长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耻辱的十年。这也影响了他的个性。在个人性格反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学方面,他喜欢“静”的文学,写的也是“如水的文学”。
另外,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生活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只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郁达夫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难,青年时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因此,他喜爱“清”“静”“悲凉”的色彩便不难理解。如果读一读郁达夫的传记,就会知道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另外,他还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这样写,也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待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作者正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地进行创作的,这是作品成功的缘由,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课外拓展
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会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呢?为什么?
是的。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课就上到这儿。布置一篇课外练笔。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七、课堂小结:
课堂一开始我们便说了“心上有秋便是愁。”那现在看来愁不是来自秋本身,而是来自人的心。刘禹锡就说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其实,只要换一种心态,我们就会发现秋也有它美丽,成熟的一面。
八、课堂作业:以“家乡秋景”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1、借鉴课文的“融情于景,以情驭景”表现手法。
2、500字以上。
附:板书纲要
故都的秋
1、总起 我赴故都尝秋味|江南秋味总不足
2、分叙A小院秋景
B秋槐落蕊
C秋蝉残鸣
D闲话秋凉
E秋果奇景
3、议论 举世秋感皆深沉
4、总结 南国不及北国秋|愿折寿命挽住秋。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教学任务比较重要,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都很明确,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因此总的说是令我满意的。
《故都的秋》是必修上册的散文,它是现代散文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 文辞优美。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 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我适时对作者情况和背景进行了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散文重要的是抓住文眼,因此一开始我就提醒学生在要注意课文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熟读成诵。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投入激情来读,效果很好。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加上刚刚接触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也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环节,我设置了诗词导入法,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更以大家耳熟能详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抓景物描写来体会文章作者情感。
散文教学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分析课文时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老师只是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
在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步骤及内容制成课件,利用演示课件对板书形成补充,既节省时间,又展示教材所没有的补充材料,增强感性认识,扩大教学内容。
整节课教学内容比较充足,时间上看比较紧凑。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教案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300 元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