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初心忘了也就忘了人生哲理

ID:2760

时间:2019-07-07

相关标签:  人生  

  Part1

  商务英语课堂上,一个男生做Presentation,着正装系领带,一口流利的英语,自信的讲着全球化背景下外国科技公司对于本土企业的影响。

  课堂结束之后,老师叫大家一起吃饭。聊起来才知道,这个学生本科学的是机械专业,研究生研究的也是机械相关的课题。

  但是他一直明确知道自己不适合做技术,所以在金融和电子商务方面都有所积累和尝试,打算毕业之后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发展。

  老师问:“到研究生毕业,你学了七年的机械,做一份完全不相关的工作是不是可惜了?”

  这位同学摇头说:“不可惜。长远来看,毕业之后差不多要工作四十年,如果舍不得这七年,牺牲了以后的四十年,才是浪费。”

  “那当时的专业是你自己选的吗?”

  “是的,我小时候玩具都被拆得乱七八糟,然后再自己组装。一直到填高考志愿的时候,都立志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

  “但是人是会变的,当时跟本不知道机械工程师是做什么的。上大学之后看了很多书,也接触到不同的职业信息,才知道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是什么。”

  “一毕业就进入一个领域比工作之后再转型,容易很多。”

  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学生。

  大部分人狠不下心丢掉几年的专业储备,在另外一个领域重新开始。于是一个三年,一个三年,又一个三年,继而是以后的三十年,都被十七岁时得那个选择束缚着。

  Part2

  丢掉七年,抓住四十年,不吃亏。

  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硬发生了,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不管在自己的专业学了多长时间,都是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若发现不合适,还要继续待在既定的圈圈里面,就是在不断地增加沉没成本。通常来说,这个成本越大,越难逃离。

  因为各种原因,高考之后,志愿表上的那一个对勾,掩盖过很多学生曾经心心念念的梦想。

  同样学着数理化或者理化生的一群少年由此分道扬镳,在各自的路上,走向了不同的终点。

  画下对勾的时候,也许我们还不知道,这是我们给自己的人生划定的第一个圈圈。如果不鼓足勇气走出去,有很大几率一辈子在这个圈圈里。

  四年之后,二十出头,一部分走出校园,尽量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另一部分,稀里糊涂的继续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学习。毕业之后更难舍得原来的专业积累,“专业对口”显得更重要。

  转专业、跨专业或者到新的领域工作,是一件有风险又需要底气的事。毕竟,从走进大学校园开始,方向已经确定。一直走在一条几乎没有分叉路口的路上,把大学四年过成了一纸对勾。想要转向时,早已经陌生了其他的很多条路,“除了XX别的什么都不会。”

  于是用一辈子为十七岁那个选择负责,即使知道不是自己想要走的路,即使明白自己不适合,即使每天喊着不喜欢。

  Part3

  唯一不变的,是改变。

  中学时,看过一本小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

  书中主要讲述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

  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

  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郁郁寡欢、怨天尤人。

  现实中,有一小部分人喜欢折腾,对于改变有着敏锐的嗅觉。更多的人,害怕改变,宁愿将就。就像故事中的“哼哼”。

  当状况发生改变时,重新调整路线是最好的选择。

  那一年,我们选择专业时,年纪尚轻,认知尚浅,随着对于自我认知的深入已经对各领域信息的全面了解,想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会发生改变。

  梦想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工作没有尊卑之别,适合自己的,才能称得上最好。如果眼前的工作或者生活不是想要的,想办法及时止损,越早越好。

  高中的一个同桌,学了四年的机械自动化,考上了建筑学的研究生,现在是一名建筑师;大学同学有放弃八年的建筑专业学习转向金融的。

  一个闺蜜本科学的机械工程,研究生到信息自动化,博士转到航空领域,走了一条“曲线”,只要能抵达,就不枉一路辛苦。

  今年毕业的建筑学本科的学弟学妹们,三分之一顺利跨专业迈进别的领域继续深造,有转到金融的,管理的,景观设计的,文学的,还有到中影学电影剪辑的。另外一部分直接工作的,又有三分之一没有从事建筑相关的工作。

  虽然换专业或者跨界发展,不是拍脑子想想就可以跨过去的,但是早早准备做好储备还是能顺利实现的。

  十七岁那年的那个选择,不要让它成为自己一辈子的束缚。只要你愿意,有机会改选。

  Part4

  及时止损是一种生活智慧。

  如果我们用毅力和坚持走向一个不想去的地方,如果还有力气,及时拐弯,不管走了多远。

  曾经听过一个讲座。主讲人是一个风投领域的后起之秀,谈起他一直想成为一名医生,大学也学了医学,并且作为医学院学生参加过很多志愿活动。

  临近毕业一年的时候,发现自己对金融特别感兴趣,于是恶补专业知识,到金融行业实习,顺利转型。工作一年只有又申请到牛津读金融,毕业之后到投行工作。

  演讲结束,他总结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并且积极行动的人,绕了一圈,我没有成为自己梦想中的医生,庆幸的是,我长成了自己最想要成为的人。”

  这一句话让我动容。

  没有什么想法能让我们抱着一辈子。

  时刻准备着并且积极行动,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是能找到最精彩的人生答案。

  Part5

  同事转给我一个链接,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大规模转专业?

  看完之后我真的陷入了沉思。

  触动不是因为某个人的故事让我自动身份带入,只是回想起我持续十年的建筑学习和工作历程。

  十七岁那年的夏天,我和一帮小伙伴们一起,在高中校园里,那座“人”字碑下面的草坪上,在志愿表的专业一栏里勾选了建筑学。

  然后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毕业之后做了四年的建筑设计,到现在读研究生,还是建筑学。

  在选择建筑学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建筑学到底要学什么,建筑师要做什么。

  这个游离在理工科和艺术学之外、“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专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建筑学学生就是跟着文学系的学生一起上数学课,跟数学系的一起上英语课。建筑学教学一开始是锻炼大家的抽象思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我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玄虚的没有落脚点的东西,让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安。

  我喜欢基础科学中的逻辑性和确定性。建筑学专业弱化了这些。

  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在建筑学学习上某些天赋的欠缺。

  部分课程学的也相对费力一些。因为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再加上建筑学本身很有趣,我没有想过转专业。

  工作之后做建筑设计,凭借着用心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总是有意外的惊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打心底里想做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并且为之努力。

  一念之间,影响了我的十年,并且持续影响下去。

  Part6

  “如果我当时选了常规的理工科专业,人生会怎样?”

  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

  高中同学绝大部分学了理工科专业,并且超过一半拿到了工学博士学位,他们中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同领域世界领先先进水平。

  偶尔聚会,听大家聊起来二分法、傅里叶,或者电路板、流密度的时候,从我口里说出来的是大白话,“取中间数值”“那些眨眼睛的是恒星还是行星?”尴尬之情油然而其。

  自然懂得“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只是我曾经的梦想,被别人实现了。

  那种感觉就像看着自己想要的玩具,被别人拿在手里把玩,即使自己手里拿着一个更好玩的玩具,也还是会多看两眼。

  错过了拥有那个玩具的权利,终究有一点失落。虽然也没那么想要了。

  但曾经梦想过,已经足够在心底里记得一辈子了。

  如果从完善人生角度来看,学习工作了十年并且会继续建筑学专业,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涉及到了很多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领域,比如有节奏地美学素养的提升,比如表达能力的培养,广泛知识面涉猎的要求,还有空间思维的训练,这将丰富我的生命历程,也让我受益终身。

  这是一种中庸的说法,也算是一种宽慰吧。

  Part7

  关于“长大之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在小学六年级我还有另外一个答案,我想成为作家。

  曾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师,同学,和我的父母。他们并没有当真。

  那一年,我的第一次变成铅字,并拿到了第一笔稿费,还是没有一个人把我“长大后要成为作家”的想法当真。

  现在,我的文字越来越多变成铅字,也被更多的人阅读,算是离小时候的愿望近了一些吧。

  不得不承认,在面对自己喜好的时候,我不够诚实和勇敢。

  小时候设想过的未来,抓住了一部分,也弄都了一部分。

  Part8

  写到这里,并不是鼓动每个人放下一切追求自己喜欢的领域并且以此谋生,只是鼓励每个人,拥有坦诚面对自己内心的意识。

  有底气做出选择,有勇气更正路线,更有智慧判断自己迈出的每一步,到最后会不会作废。

  如果发现是在一条不想走下去的路上苦苦挣扎,早早改变方向,让每一步,都在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添砖加瓦。

  十七岁那一年的选择,并不需要用一辈子来负责。

  有些儿时的梦想,不是非得实现了才叫浪漫。

  有些初心忘了也就忘了。

  放下一些东西,才能腾出手来抓住更想要的。

有些初心忘了也就忘了人生哲理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微信公众号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399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