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高中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16课教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16课教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教材分析:
赋税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的根本,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机器的运转而强制征收的。没有赋役就意味没有财政,没有财政就不能保证一个政权的运行。
本课分两目,第一目“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讲述了从秦至明清的赋税变化情况;第二目“关税与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讲述了中国关税古已有之,但在近代经历了丧失与收回的曲折历程;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
学情分析:
有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内容,初中教材涉及较少,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本节课名词定义较多,理论性强,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及时预习课本知识。
教学方法:
1、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按照朝代顺序梳理赋税制度。
2、本节课采取讲述、课堂提问、分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通过媒体展示史料,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逐步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教学理念:
通过填写表格,提高获取信息,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料展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本节课只要通过对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时空观念:通过对赋税制度的背景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史料实证:通过对赋税制度的史料的解读,使学生归纳出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了和总结归纳能力。
4、历史解释:通过对每个朝代赋税制度背、内容、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阐释的能力。
5、家国情怀:
①通过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赋税制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面貌的,几次重要的赋税改革都适应了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减轻农民负担的积极影响。
②通过近代关税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以不法手段逃避纳税义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
2、教学难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中国古代有很多宏伟的工程,如万里长城、秦始皇陵、京杭大运河、北京故宫……这些工程的修建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那么修建大型工程的资金来自于哪里?劳动人员又是如何来的?这就与我们今天的内容《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有关系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一、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
赋税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的根本,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包括税和役。
税又分为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以户为主的财产税和以田亩为主的土地税。
役主要是以丁男为主的徭役和兵役等。
(过渡)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更迭,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同的赋税制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
(课前预习,由学生按照朝代顺序梳理各个朝代的赋税政策,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多媒体展示表格,同学们一起填写)
时代 制度
秦汉 田赋、人头税和徭役
隋唐 租庸调制、两税法
北宋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元朝 元朝基本沿袭唐朝的租用调制与两税法
明朝 一条鞭法
清朝 摊丁入亩
师:阅读教材内容,对比汉朝和秦朝赋税制度,有什么变化?
生:秦朝统治残暴,人民的赋税沉重。汉朝的赋税负担减轻。
师:结合汉朝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思考一下变化的原因。
生:汉初,因为连年征战,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人民的负担减轻。
教师总结:一定时期的赋税制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多媒体显示问题
⑴庸调制以庸代役的作用、基础、意义
⑵两税法的特点、时间、影响。
⑶一条鞭法的内容、与之前赋税制度的内容有什么变化、意义⑷摊丁入亩的内容、意义。
学生思考,归纳要点
(多媒体展示租庸调制的内容)
1、租庸调制
(多媒体展示史料)
材料一凡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
——《大唐六典》
师:归纳材料一中赋税制度的特点。
生:按丁征税,交纳实物,以庸代役。
师:租庸调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均田制是将什么样的土地分给农民,有没有废除土地私有制?
生:均田制是将无主的荒地分配给农民,没有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
师:如果均田制破坏了,租庸调制还能继续吗?
生:不能。
总结:租庸调制保障了国家的赋税,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土地兼并的加剧,租庸调制也宣告失败。
(过渡)唐德宗时租庸调制的情况又坏至不可挽回的地步,两税法应运而生。
2、两税法
(多媒体展示两税法的内容和史料)
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
——《新唐书·杨炎传》
师:同学们,两税法的征税标准是什么?影响是什么?
生: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
师:与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有哪些进步性?
生: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贵族官僚和商人都要纳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教师总结:两税法改变了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百姓负担.
3、明朝的赋税制度
(多媒体展示一条鞭法的背景、内容、史料)
材料三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知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明史·食货志》
师:一条鞭法中收取租税的内容有什么变化?
生: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师:农民将土特产品出售,换取货币交税,这一过程体现了什么?
生:带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师: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折成银两,减少了农民被盘剥的可能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总结:一条鞭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
6、清朝时期的赋役制度
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内容: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废除了人头税。
多媒体展示史料:
材料四“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浙江《嘉兴府志》
材料五到雍正末年,国家库存银两由康熙末年的800万两增加到6000多万两。全国人口更是由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1913万人猛增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3.01多亿人。中国封建社会由此出现了最后一次盛世——“康乾盛世”。
师:阅读上面史料,回答摊丁入亩有哪些作用?
生:人口欺瞒现象消失,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少的政府的工作,徇私舞弊的现象大大减少,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到位,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过渡)我们按照朝代顺序梳理了赋税制度的变化,现在我们分组讨论归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形式变化。
5、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形式及演变趋势
⑴古代赋税制度的形式变化
(学生讨论5分钟)
……
生1:原来是劳动地租,后来交粮食、绢帛等
生2:(补充)到明清时期交货币。
(教师总结)形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⑵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学生讨论)
……
生3: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人生控制松弛,“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
生4:赋税的种类在减少,由复杂到简单。
生5:赋税由实物向转变。
教师总结:同学们,总结很到位,我们归纳出来一下几点:
①收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转变,封建统治者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这一转变以唐朝两税法为重要标志;
②赋税由劳役、实物地租逐步向货币地租转变,这一转变以明朝的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赋税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如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制;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如两税法。
三、关税与个人所得税
(多媒体资料展示)
2006年9月13日上午,深圳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该关摧毁一个在深圳沙头角自挖地道通往香港大肆走私电子产品团伙,现场查扣运送私货的货车1辆,抓获涉案人员7名,缴获滑轮车、铁锹等作案工具一批,查获涉嫌走私IC芯片12万个、摩托罗拉手机338部、诺基亚手机465部,案值156.57万元,偷
逃税额27.29万、元。这是一起走私被抓获的例子,这与关税有关系。那么什么是关税?
1、关税
师:什么是关税?关税的分类?
生:海关代表国家,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成为关税。
生:关税分为国内关税和国境关税两种。
师:关税的发展历程如何?
生::1937年中国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生: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过渡)同学们,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不要交税呢?我们作为公民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
定义: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
师:个人所得税产生的时间及发展历程。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
生: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所得税条例,但是没有实施。
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新中国成立。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定。
课堂总结: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日益完善,对国民经济法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巩固练习:
1、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A. 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B. 实行以田亩为主的征收标准
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 反映了国家对人身控制的松弛
2、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进步作用是:()
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 B使土地利用率提高
C 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3.唐德宗实行两税法的主要作用在于()
A.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减轻了农民负担D.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4.中国古代的徭役不断演变,先由实物形式代替,乃至于最后摊入田亩中,统一征收地丁银。这种演变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人身控制不断松驰D.小农经济不断巩固
教学反思:本节课史料比较多,教师要耐心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分组讨论时,注意时间的掌握,最后教师总结要点。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16课教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300 元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