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高中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14课教案:当代中国的外交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14课教案:当代中国的外交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以和平外交政策为课魂,以建国以来的外交活动作为主线,通过建国以来外交方针的演变让学生加深对和平外交的认知。本课以史料为载体,通过“大国小外交”“大国大外交”“大国强外交”
“强国强外交”让学会说呢过感知和评委阿娇政策及中国在建国后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时期全方位不结盟外交及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外交成就;及每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及我们的对策;
2.理解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方针,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当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概括和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使学生认识到外交政策的制订受国际环境和国家利益的影响,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提升学生对外交的认知。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能够分析出政策背后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相关史实总结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当代中国外交在不同阶段获得的不同成就,针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所对应的不同外交方针。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能够探究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三大方针的内涵意义。
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的概念,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中国的外交成果,了解祖国在一步步的变得强大起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三大方针的内涵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2020年9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晒,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德欧领导人,最新会晤体现了我国在哪方面的活动?(外交)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中国的外交活动。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背景
1.国际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已发世界新的动荡与不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广大亚非拉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2.国内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需要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
(2)20世纪50年代外交:
师:展示:周恩来曾经说过: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摘自《周恩来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士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
——《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
师:同学们,看过以上的材料,大家想想看,近代主要领导人为什么要跪在地上办外交?说明中国近代外交有何特点?
预设答案:综合国力弱,屈辱的。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旧外交是屈辱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政治上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外交上也就当然要当家作主,如何在外交上当好家,作好主为中国创作一个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3)外交方针
师:从《共同纲领》有关中国外交原则的表述中我们能看出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毛泽东把它概括为那三个方针预设答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师:在新中国刚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经济凋敝,国际形势方面,美苏冷战导致国际关系紧张,中国也面临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和孤立,为了打破美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实现外交独立,我们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即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建国初特殊外交环境下的产物,是基本适合中国建国初的外交形势的。
师:除了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之外,为了改变半殖民的地位和巩固新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初,还实行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物资再请客”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外交方针冲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新中国成立后苏联首先与中国建交,之后和10个人民民主国家及其他一些国家建交。
(4)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一批国家建交
师:材料一: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方的侵略,另一方尽全力给予军事援助。苏联政府给中国三亿美元贷款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师:从中可看出这个中苏是一种什么关系?
师:中苏之间兄弟加同志的亲密关系,使更多的国家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先后有17个国家和中国建交,不仅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而且洒下了中苏和平友好的种子。
但这种一边倒外交方针是特殊外交形势下的产物,是以新中国的独立自主为前提条件的,此时与周边国家交往中也产生了些纠纷,一边倒能不能处理好和印度等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那我们该怎么办?在周恩来的努力下,我们提出了一个可以保障不同制度国家和平交往的原则,下面我们来了解具体情况。
(5)保障和平的五项原则
材料二: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明确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PPT展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内容,让学生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特点、影响
教师总结:可以看出,五项原则沖破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限制,这一原则为中国周边的印度和缅甸政府所接受,不仅成为中印,中缅关系的准则,而且现在已经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接受,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6)促进和平的国际亮相
在和平外交政策和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运用和平外交的有关历练,破解世界难题,促进世界和平,以崭新的姿态亮相国际舞台
材料:1955,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着不一样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并不影啊我们的求问同和团结……
师:你认为亚非国家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分歧又是什么?
生:同: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3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异: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师:以亚非团结、求同存异为精髓的“万隆精神”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下,依然广受赞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师: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中国逐渐的摆脱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约束,尤其当50年代末,苏联侵占中国领土和实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时,我们不得不对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7)成果
1.1949.10.2,中苏建交;
2.1953.1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4-7,日内瓦会议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
4.1955.4,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5.1971.10.26,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6.1972,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8)意义
1.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外交,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2.为巩固新生政权和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推动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交往与合作。
三、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展示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指出:“我们的外交政策,就本国来说,是寻找
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从此,中国外交强调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不同任何大国结盟,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让学生思考:1978年对外交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不结盟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中国的外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表现在大国关系,中美建交,中苏关系正常化,到21世纪,通过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深化与大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解决与中亚国家的边界问题,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促进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动地区和国际合作,做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师:过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了世界舞台中心,开启了强国时代。在这一新时代,中国的外交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又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四、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
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时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十八大以来的外交关系
发达国家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
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周边国家“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
为伴”方针。
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
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3)十九大以来的外交关系
1.背景: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康的方向发展2.成果
(1)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国家交往新路线
(2)贡献中国方案
五、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中国外交或外交政策有什么样的认织,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每小组选名代表进行发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将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我们相信,在和平外交方针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早实现。
六、课堂小结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在新时代的外交战略与蓝图设计,指明了中国的国际角色定位,阐释了国际发展背景和趋势,总结了我国对外交往的工作重心、使命责任、行事原则和推进方略。报告反映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瞬息万变、挑战不断的国际环境中坚定不移、运筹帷幄、信心十足地打造中国的大国角色和外交实力的智慧与决心。
和平共处,中国外交展现国际智慧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们的党和国家在国际社会与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宗旨原则:“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14课教案:当代中国的外交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300 元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