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 散文 > 张承志:凝固火焰

张承志:凝固火焰

ID:62126

时间:2021-04-30

相关标签:  张承志  

  张承志:凝固火焰

  走出来几个小时以后,我开始后悔没有听从里铁甫的劝告。说是劝告,其实只是一个威吓的眼神和一个词:kun。里铁甫夸张地眨着眼皮,满眼都是恐怖。他翘起那个粗硬的大下巴来,让整个脸膛都浴进白熔的毒日光里。

  感谢主,我幸好知道这个词,kun是太阳。我也抬起下巴,试着朝上瞟去,额间和脸颊立即淹进一片火烫的灼烤中。我当然知道kun是太阳,一个人哪怕只学了三天维语也知道这个词的。可是我觉得茫然,尽管满天都飘洒般密布着那灼烙般烤人的光线。那光芒如水如银,在天穹间流溢着逼近,从里铁甫的小庄院里出来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kun的厉害。

  路左一字排开默默的火焰山。我们的毛驴车微微颤着,匀匀地响着一个寂寞的节奏。维吾尔人在车前斜斜立起两根交叉的木棍,使车子显得重心均衡。我微微感到有一点对里铁甫的歉意;此刻他不再劝我了。他的眉宇间流露着一丝忧郁。他有时轻轻抚摸着青驴子一耸一耸的尾巴,脸庞总是在一动之间就倏然变换明暗,阳光照耀的颧骨下巴,还是那么沉默着,硬硬地前伸成一个铲形。我猜这下巴后面的喉咙里可能也有不少生动的话,可是没有希望,我不懂维语,他不懂汉语,天上有一派刺人肌脉般灼烧着的毒花花的日光,地上是一条蜿蜒不语的鲜红得眩目的火焰山。

  我每分钟都想捧起那只水壶,咚咚地把凉水灌满肚皮里面那些焦干的肠子。我觉得驴车在颤簸的时候,那些肠子像些干芦草一般叭叭地裂响,毒日头仿佛刺着它们,要快快地把它们全烤干烤碎掉。可是里铁甫瞧也不瞧那两只水壶,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渴,还是在默默地忍着干渴。

  我们已经在火焰山里转了两天了。

  天气实在太热了。我发现理解吐鲁番盆地好像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只要在这片土地上曝烤几天就够了。可是我已经决心走遍火焰山里的几条山沟,因为它们实在是大名鼎鼎。我找到里铁甫的时候依靠了翻译,所以我一路上总是安慰自己说,没关系,里铁甫当时肯定全听懂了,他明白我要干的事。

  可是我不懂维语,他不懂汉语。我们俩在赶着毛驴车走进干裂得沟壑密布的火焰山以后,就陷入了无言的沉默。

  白晃晃的蓝天上有一个烧成白炽的球,阳光撒在戈壁滩上,噗噗地溅着轻飘不落的灰尘。额上留不住汗水,举手一抹,手指沙沙有声地擦下一层白碱。漫野摊开的青灰色砾石吸尽了光亮,黑沉沉地像是一片烧烫的铁块。只有火焰山依然鲜红地壁立路旁,一道道颤抖般弯曲的深沟交相拧扭着向上挣扎,在利齿般参差的山顶一线攒成一个个凸起的赤红的尖。这真是一道不可思议的山。没有植被,没有河水溪泉,没有矿藏,没有能够耕作的土壤。但是有惊心动魄的鲜明的红色。无法理解的、愤怒般的焦渴的红色。在山脚下,沿着平原戈壁和山体之间的小道,我们的毛驴车在缓缓蠕行。我最后忍不住还是摘下水壶,可是里铁甫动也不动地依样握着鞭子。我想了想,又在心里狠狠地拼了一口气,然后把水壶挂回车前板上交叉支着的木棍叉架上。“吐鲁番学”,我想着这个新名词,眯细眼皮躲开明晃晃的毒日光,眼皮不知是浮肿了还是干裂了,睁眨一下都觉得疼痛。学者们为这道荒山和这块盆地写了堆成山的书, 可是他们也许从来没有被这里残酷的炎热灼烤过。 对他们来说,“吐鲁番学”也许只是一个虚假的梦。青毛驴踢踏有致地踩着碎石小道,拐进了一个沟口,两侧鲜红浓重的山崖猛地挤压过来,我觉得眼帘里充斥的红色强光立即刺伤了脑子深处的什么地方。

  “里铁甫江!”我把书本和电影里的知识用上,试着加上了一个尊敬称谓“江”。

  “唔?”他在浓眉下挑起眼角瞟着我。

  “里铁甫江,……yol—?”这是去哪里的路呢?

  “……Murtuk。”他回答说。

  道路通向木头沟, 我想。 Murtuk一定就是木头沟。我回忆着法国国会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里的文书编号。“M”,我想起这个字母就是代表文书出土地木头沟。我马上想和里铁甫滔滔不绝地谈一谈,可是话语在喉咙里堵塞着。我急了,伸手在额上抹了一把,粗糙的汗碱渍得手掌有些难受。赤裸的鲜红山岩纹理狰狞,岩缝深处的暗红最后化成黑暗。我没有敢再拾起头瞟瞟太阳,毛驴蹚起细蒙蒙的干燥粉尘,在车旁浮摇着淡红的浅色。

  “木头沟吗?”我又问道。

  “Murtuk。”里铁甫肯定地点了点头。

  “亚克西yol。”我想说好地方。但我说的是“好路”。

  “yahxi yol。”他又听懂了,他赞同地点点头。

  木头沟。好地方,好道路。我想不起我还知道几句维语。亚克西这个词连他妈的上海幼儿园里的小孩都懂。木头沟里的山崖笔直地曳出一条斜坡,均净的细红沙平平滑滑的,像一面斜斜撑起的红镜子,引逗着人想往上爬。在这面红镜子顶端,那些鲜红吓人的沟壑又颤抖着上升起来,一股股一道道地纠缠着,拧挣着,前后在一个圆圆的尖山头上汇攒成一团拱起的火苗。我觉得那山像是一个血流满面的粗野哑巴,他愤怒地向上窜跳着,可是喊不出声来。

  次日,我们已经来到南麓。倾斜的盆地边缘升腾着灰蒙蒙的尘埃,太阳依旧从清晨起就毒辣辣地高高蹲踞在高空之上。我们是清晨五点启程的,从清晨五点起天气就一直保持着残忍的炎热。空荡荡的水壶在木叉架上寂寞地晃荡着。我已经丧失了意志,一口口地,终于还是我一个人把那水喝光了。

  “kun,”我困难地挣开烤烂的嘴唇,想挤出一个笑容。我觉得嘴唇上那层硬痂正慢慢地想要封住我的嘴巴。“kun,”我笑出来了。

  里铁甫也笑了笑,点了点头:“kun。”他做了个夸张的、威吓又无可奈何的姿势,对着天上那轮白炽的球比划了一下。我觉得他像是在安慰我。白晃晃的强光还在倾泻着,在触着戈壁的地方激起阵阵眩目的蜃气。

  “yol——”我想说“路远”,可是我只会说“路”。

  里铁甫赞同地点点头:“啊, yol,yol。”

  南麓的道路笔直地伸入迷茫的白朦朦尘埃。我们的毛驴车像一粒青石子,在空阔的戈壁上缓缓滚着。火焰山现在矗立在路右,密密的纹沟竖立着,绞结成一个个圆光的火苗,连成一条红褐色的山脊。我再也搜寻不出一句维语了,我只会说kun和yol天地之间也确实只有那轮熔化的烈日和一条焦旱的道路。

  “yol——”我又挑起话题,做了个无奈的手势。

  里铁甫笑了,维吾尔人都笑得有风度。

  “yol。”他点点头,重复说。

  我们的路还长,四天里我们只穿过了吐峪沟、胜金口、木头沟,前面应该有一个更加大名鼎鼎的葡萄沟。这些地方我终于亲眼见过了,虽然我只能和它们在沉默和烤晒中对话。yol正长,kun是残酷的,我不懂维语,里铁甫江不懂汉语。可是我们的小青毛驴拉着我们,我们的驴车已经在火焰山里穿插了四天了。

  “yol……亚克西。”我想出了。

  “yol yahxi。”里铁甫肯定地答道。我觉得他没有一丝迟疑。“道路,是很好的。”我在心里又为他翻译了一遍。

  当路过村庄的时候,我们在井口上灌了水壶,也让小青毛驴喝足了井水,吃饱了玉米粒。可是奇怪的是:里铁甫即使看见清冽的井水,也依然微笑着不喝一口。我把头埋进吊桶,把头浸进那透人心肺的清凉之中,一直浸到耳朵和后脑。我潜在桶底憋足气长饮不休,一直到觉得肚子里的水上升着,涨到胸口,涨到喉咙,一直到我确实知道我的干焦的肠子已经被水完全浸泡透了,我才猛地冲出水面。

  “里铁甫江!”我大喊道,我拼命指着新汲的满满一桶水。

  他说了一句。我知道他在说:“我不渴。”

  “里铁甫江!”我摇晃着水桶喊着,清亮的井水从桶边溅洒出来。

  他笑着走过来,但还在说着那句“我不渴”。

  我对他的耐渴能力感到生气。“kun!”我愤怒地指指那高空中熔成一团模糊的毒阳,又一挥手,“yol!”这是艰苦的长征!你为什么不喝水:我大喊着,觉得似乎是对他报答着,也觉得在喊叫中获得着发狂的欢喜。

  “kun!yol!火焰山!”我又一挥手,指向那道逶迤的鲜红山脉。

  “喂,火焰山。”里铁甫点着头说。原来他也懂一句汉语,他知道这道山脉的汉语名称读作“火焰山”。他不情愿地在水桶旁蹲下,绅士般轻轻掬起一捧水,啜了两口,又站起来。

  我简直惊呆了。“你难道不渴呀,咱们在四十五度高温中,在戈壁滩上曝晒了四天了,这水多么清甜!”我干脆用汉语说起来。

  他又重复了一句我已经熟悉了的“我不渴”。我真想趁机学会他这句格言般的维语,但那声音轻灵地飞远了。

  “火焰山!”我绝望地又指指那狰狞的山脉。

  “火焰山,火焰山yahxi。”他赞同地说,我不知道他在赞同什么,虽然我也没有说火焰山不好。我坚决地端起桶来,端到他的脸前。

  里铁甫快活地笑了,不好意思地接过桶放下。他又绅士般掬起一捧,像喝咖啡似地轻轻啜了两口。“……”他又轻灵地说了一遍那句格言,我刚想捉住那句话,它又飘飘地飞远了。

  我想临出发前再喝一次。桶里满溢的清水上映着一团晃闪的暗红火焰。我迟疑了一下,没有把嘴浸进去。井水渐渐静止了,那水面上浮动的山脉影子也慢慢凝固成一个清晰的影象。我望着它,觉得有些舍不得,于是我就学着里铁甫,决心不再喝了。

  毛驴车疲倦地走着,我斜躺在车板上,借着里铁甫的脊背遮住一些毒日头的白光。我们已经穿过了几条山沟,调查了那些闻名已久的圣徒墓和千佛洞。里铁甫还是正襟危坐地扶着木叉架,垂下的鞭梢在青驴子的屁股上轻拂着。

  火焰山依然在路侧一字排开,万道沟壑直直竖立着,在蓝白的眩目阳光下颤栗。它真的是火焰,我想。谁知道远古时代、史前时代、地质时代的事情呢?我猜那时这里一定曾经燃着一片疯狂的火。一定是因为什么原因骤然变冷,熊熊的一山火焰还在闪跳着,就原样凝固了,变成了这样一条不可思议的山脉。一定是这样,我想,除此无法理解。我盯着烈日曝烤下的这道低低的山脉,觉得那战栗着颤跳着的火苗纹理使我心里无法平静。

  “里铁甫江!”我唤道,“——火焰山”我望着这道低矮地压抑着的鲜红连山,忍不住想和里铁甫交流一番。激烈的、残酷的、流血的、喑哑的鲜红荒山,你埋葬着什么呢?

  里铁甫转过头来,也望着那道连山。我看见在里铁甫眼里流闪着亲切忧郁的神情。“火焰山,”他应道,他的“焰”字发音很奇特,“火焰山yahxi。”他慢声说道。

  火焰山好,可是为什么呢?我叹了口气。毫无办法。我们两人只凭着三个单词无论如何是无法交流的。就像我和这火焰山一样,只凭着这颤抖的鲜红颜色,我们是无法互相交流的。

  每一个山尖都是一簇熊熊的火。当它正战栗着激动地燃烧的时候,突然不知什么使它凝固住了。但它一定拼尽全力地挣扎过,所以造成了这些密密的垂直纹理。它也许满心痛苦,我想道,它也许饱含希望。它也许永远死了,它也许暗蓄着伟大的力量。我心里掠过一股空空的遗憾,脸上又皱又疼,我感觉到了满颊结成一层薄壳的汗碱。我失败了吗?也许我失败了,我想。我无法和它交流。我也许和那些吐鲁番学家一样无法和它交流,因为它不告诉我,它只是神秘莫测地向我露出一派跃动灼眼的红色。我只能……我只能围着它转转。

  我忍不住扯住里铁甫的肩。

  “里铁甫江!火焰山——?”我努力挤开脸上的碱壳,向他做出一个探询的神色。

  里铁甫漫不经心地瞟瞟山脉,轻轻地点着头说:“啊,火焰山,火焰山。”我急了,我没办法从他这副和事佬式的表情中找到回答,我又扯过他的肩头来,狠狠地对着他的脸做了一个表示决不能理解的、疑问的姿势。

  也许……他懂了我的问题。他迟疑着,谨慎地打量着那鲜红的山脉,久久没有说话。我盯牢了他的表情。我觉得,我的同伴知道得很多,他和这山之间隐藏着一种理解。

  他开口了。“火焰山——yahxi。”

  我失望得愤怒。可是我没有说什么。因为我听出他的这个格言似乎很复杂。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一处坍塌的小泥屋旁。

  这座建筑很古怪。不知是谁用火焰山上的红岩石堆砌起几面墙壁,再用红胶泥抹在一把红柳条子上充做屋顶,把它孤零零地安放在这个荒僻的地方。里铁甫也变得很古怪,他卸下毛驴,独自一人跑到那里去了,睬也不睬我。天空终于收敛起可恶的毒焰,四野里变得开始清晰宜目,戈壁滩也开始显现出难得的铁灰色。我揉了揉眼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此地正倚着火焰山的崖壁,股股扭挣般弯曲的沟纹就在眼前红红地升起。我懒懒地踱着,深浅不平地踢着地上的沙,朝那小小的泥石建筑走去,一边走我一边想到:我好像正在直直地走进火焰山里头。

  里铁甫在那石头墙里独自跪着。

  后来他就忙着修理小屋,他搬来山崖上滚下的红石头,补着石墙上的洞。又爬上屋顶,整理着那片柳条盖顶。我不知说什么好,默默地随着他于了起来。天色迅速地暗了下来,可是抱在怀里的石头依然滚热。汗水开始还只是一滴一线,后来就顺着脸颊纵流起来,搅和着脸上的碱污。

  天黑透了。

  我和里铁甫铺开驴车上的垫毡,并排睡在戈壁滩上。风正在脑后的山崖上唰唰地剥着碎石和沙土。那里也许埋葬着一位圣徒吧,我暗暗地想。我很想听里铁甫讲讲那座小屋的故事,可是我们之间没有语言。

  我转过脸,望了望一旁的里铁甫。

  在薄明的夜色里,里铁甫朝我微微一笑。

  又走了一天,我们终于看见了葡萄沟的浓浓绿荫。习惯了眩目的黄沙、戈壁和焦裂的火焰山的眼睛,突然间酸疼难忍,仿佛那一条狭长的浓艳绿色反而刺眼难看似的。

  当毛驴车一摇一摇地靠近了那片绿荫以后,眼睛不再酸疼了。可是我仍然像进入了幻梦一样觉得:一切都是和谐的,只有那片浓翠欲流的绿地反差鲜明,显得那么扎眼。

  后来又看见了渠水。一条有些浑浊的水翻着白浪,流势很猛地在渠道里哗哗喧嚣着,向前面的村庄流去了。

  我不断地扭过头来,瞟着兀立在一旁的那条赤红嶙峋的山脉。我愈来愈觉得怅然若失,我知道这绿荫掩映的渠水正向我告知着一个终结的信号。在这静悄悄的焦旱的鲜红山脉里,我已经跋涉了六天,我已经体会过了我应该经受残酷烤晒,我已经尽了全力,我得到了些什么呢?

  里铁甫也时时转过脸打量着我。他在侧着脸庞瞟着的时候,表情安详又漂亮。我在心里苦笑着,回忆着我们之间那四个可怜的共同语词。戈壁滩在远方浩荡地伸展着,茫茫无际又平坦得出奇。火焰山渐渐移向侧后,开始变得遥远。我把水壶送给里铁甫,他微笑着摇了摇头。我想了想,拧开壶盖,也学着他的样子,像绅士喝咖啡似的轻轻啜了一口。

  渠水边出现了一株茂盛的大树。

  里铁甫开始活泼起来,他勒住车,向我比划着说着。我茫然地摇了摇头,我已经没有勇气继续用那四个词。而里铁甫还在耐心地解释着,用粗硬的手指打出一个个手势。

  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行啊,行啊,我同意你,我同意你的任何一个词。可是我真想听听你给我讲讲那间奇怪的石屋子,那里埋葬着一个伟大的圣徒吗?

  里铁甫爬上了树。我立即明白了:桑椹!原来这是一株根深叶肥的大桑树,原来里铁甫在建议我一块上树吃桑椹。他在树上勤奋地摘着,明晃晃的阳光从树缝里倾泻着,遮挡着露出的蓝空。

  我也爬上一根枝叉,摘下一颗湿润的、水嘟嘟的白桑椹,我的手指立即湿了,又湿又粘。接着,我们两人就大吞大嚼起来。我们彼此递过一些特别饱满的肥大桑椹,成捧成把地填进嘴中。叶缝里泻下的阳光被搅乱了,在我们的手上、在碧绿的叶子上、在里铁甫的肩头上忽明忽暗地闪烁着。我突然心花怒放了。

  “里铁甫江!”我快活地喊了起来。里铁甫转过脸来。他大睁着眼睛,活像个贪馋的孩子一样笑着。

  “kun!”我乱嚷着。

  里铁甫快乐地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齿。维吾尔人笑得真是优雅。

  “哈哈!yol!”他也喊道。

  我又喊道:“火焰山!”我学着他的“焰”。

  他大笑着回答:“yahxi!”

  阳光在枝杈树叶间闪烁着,疯狂地从一片叶子上跳到另一片叶子上。我捕捉不住这阳光飞行的路线。我大嚼着甜蜜的吐鲁番白桑椹,不时瞟着那道鲜红醒目的山脉。火焰山依然一言不发,默默地逆着骄阳向上挣跳,每一丝火苗都历历可数地凝固着。我心里突()然掠过一阵难过,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我和这道坚韧的山脉已经有了深深的。

  我们的小毛驴又匀匀地走开了。车身轻微地晃动着,循着一个寂寞又舒适的节奏。葡萄沟两侧毗连的农舍和白杨树在晃动中缓缓后移着。这是考察路线上的最后一站,我想着,结束啦,就要告别里铁甫江啦。我疲倦得沉沉欲睡。我仿佛感到一丝惋惜。我又感到对里铁甫的一种莫名的歉意,于是我把头歪靠在他风尘仆仆的肩膀上,昏昏地睡了。kun,yol,火焰山,yahxi,我好像在睡梦中念叨着这四个词。

  辽阔的大地上燃起了一条长长的火。火苗快活地疯狂地蔓延着,在祟山峻岭和深入海底的盆地之间举行了一个壮美的祭典。但是突然之间,火焰被魔法凝固在原地,从此后流逝了千年万年。火焰感到愤怒,它仍然不屈地保持着熊熊的姿态。

  在它的怀抱里,在它挣扎时裂开的条条山沟里,白杨树和桑树,小麦和葡萄沿着沟水成长起来了,浓稠的绿色装点着赤裸的鲜红色。

  张承志:波斯的礼物

  1

  关于丰富神秘的波斯文献,还是在学蒙古史的时候,最初从翁独健先生口中听到的。也许因为它不仅限于元史一隅,而是涉及了中国学术史沧桑变化的大事,以至我至今记得翁先生反复强调的神情。

  清末洪钧(1839-1893,同治七年状元)出使欧洲德俄奥荷四国,目瞪口呆地发现,洋人还不仅船坚炮利而已,他们利用一种莫名的波斯国史记,在边疆等一系列领域里高屋建瓴,居然显得比中国硕儒读书还多,学问还大。洪钧意识到,使此等新学问和显于斯世,即是他的使命所在。

  当然洪钧不可能懂得波斯语。即便后来《元史译文证补》付梓,作序者依然分不清阿拉伯文与波斯文,云“初至俄也,得拉施特书,随行舌人,苦无能译阿拉比文者,见之皆瞠目。”洪钧的读取发蒙,靠得只是二手的翻译。他只能用耳朵听,仗着一伙舌人通事,拗口劳神地一句句译着霍沃尔特(Howorth)、多桑(C.D′Ohsson)的大部头蒙古史。就这样,波斯史料,就宛如梦中影像般地进入了中国的读书人大脑。而那时,距离直接翻译如Rashid al-Din Fadl Allah(拉施特哀丁《史集》);若Ta′rikhi Jahan gushai(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等波斯文历史巨着,还不知道尚要再等多少年时光。

  洪钧是个勤勉学者。靠着转译的资料,就在公使任上他已然摊开书本考证起来,归国时已成《元史译文证补》三十卷(其中十卷腹稿)。这部书投入北京学界以后,引起了惊雷一般的轰动。头一次,中国文人不仅对自己视野之蔽塞震惊,而且对一直自傲的煌煌汉学之基础,也发生了动摇。

  这个故事藏着一个简单的逻辑。蒙古的征服,既然在古代波斯的地域建立了着名的伊儿汗朝,当然就会存在着该朝的史料。那是一种僻远的存在;它存在,无论你发现与否。更使学人们震动的,是自己对那存在的——麻木的感觉。确实,在13-14世纪的蒙古人眼里,伊儿汗朝和元朝完全是平等的。

  翁先生仔细地讲,后来元史界怎样分成两种潮流。由于洪钧揭破,又一次以为看见尽头的人,更加贬低《元史》价值,主张重修元史。于是屠奇着《蒙兀儿史记》,柯绍编《新元史》。《新元史》并被一些人与二十四史并列,是为所谓“二十五史”的来源。而元史界主流却因“波斯刺激”,开始捉摸史料的局限与时代的局限,开始悟到——任谁重写也不会获得完美的元史;粗糙的《元史》,正因其原始的资料性而更珍贵。

  从小处说,治蒙元史,或许证补正是方法。自宏观处讲,人们认识到,洪钧已经开风气之先,学术的时代已经变了。

  何止元史,知识的世界性已经棱角毕露。没有谁敢笑话洪钧的“听译”。直至翁先生时,呼唤声还在重复:要懂语言!今后不仅要念西文译本,更要直接攻读波斯文原典,要攻下一切蒙古、突厥、阿拉伯各种文字的原始资料,校勘互考,互证互补,以达到新的学术!

  人们常对陈寅恪十三岁出国,十五岁公费留学,游遍东西洋,懂一二十种外语的学历艳羡不已。其实陈寅恪兄弟考取官费、少年留学履历的背景,是清末官方的识者,对语言劣势和闭塞的忧虑。

  他们甚至决心从儿童抓起,彻底解决语言问题。与陈寅恪同时出国的选派生,那一期便是一百二十名。《多桑蒙古史》等名着的译者、史学家冯承钧也是十二岁被端方批准,与四十多名鄂籍同学一起被派留洋的。他先赴比利时上中学,接着就读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一生志在沟通东西。他翻译的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Pelliot)、沙畹(E-Chavannes)等人的边疆论着,直至今日不可或缺。

  “波斯”引起了一次大——而实际上,细心观察则会感到:当时的发愤,在不觉间悄悄有过一次置换。不知自何时起,追求的对象,却渐渐变成了西方列强的语言。英法德俄日,从此脍炙人口,而并未见多少人攻读波斯语。因为,只要精熟列强西文,便可从突厥到波斯,驰骋诸学如履平地。这个现象始自洪钧,至今未见稍歇。

  也许大中华的骨子里,从来就没有多么尊重过波斯、蒙古、突厥、阿拉伯。从洪钧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忙碌的,大体上只是一个介绍和追撵西方的过程。欧洲又一次被中国人研磨切磋。欧洲列强的思想、文化、方法论、世界观,都被中国知识分子视为首要,刻苦攻读,咀嚼再三。

  时代的沧桑震动,化解成了技术问题和外语问题。一度激起注意的波斯,和波斯象征的一种道路,又归回到沉默。百年之后回顾,思想史的这场变动如近代之开幕,它令人感慨不已。再回忆证补元史,那真是细枝碎节。天外雷鸣般的那声时代的呼唤,已经消失沉寂。

  只是,如此姿态是一种弟子姿态,它阻挡了最独立的思考。欧洲的东方学,在被学习的过程中锤炼得更加博大,也更富于优越感。这一步宛如历史的注定,它无论如何也得迈出。

  2

  后来才知道,波斯的冲击在文学领域也发生过。一如文学界的性格,这儿发生的事,当然毫无元史界的拘谨,它随意而富于渲染。

  我猜,老读书人更熟悉莪默·伽亚谟的译名。在他们看来,这一西域怪杰,完全可以与整个的波斯文明相匹敌。确实,这位风流诗人的绝妙“鲁拜”,引得中国人译者如蜂,兴而不衰。除了近年译自波斯文原着的张晖(1988)、张鸿年(1991)之外,从1912年起至1999年,以英译为底本,染指翻译欧玛尔·海亚姆(Omar Khayyam)四行诗(rubai-yat,柔巴依,旧译鲁拜)的中国文人,计有胡适、郭沫若、闻一多、、孙毓棠、吴剑岚、赵宋庆、伍蠡甫、李意龙、潘家柏、黄克荪、李霁野、黄杲昕、陈次震、孟祥森、虞尔昌、柏丽——恐怕这还是不完全统计。

  重译不厌的一个原因,是由于那个用着方便且大名鼎鼎的、费茨吉拉德(Edward FitzGerald)英译本。中国人的乐此不疲,也是因着欧洲人的嗜爱无止。多几本舶来绝句算什么,莪默的欧洲译本更多:它居然有32种英译本、16种法译本、12种德译本、5种意大利译本、4种俄译本;还不算什么亚美尼亚文、丹麦文、瑞典文、土耳其文和阿拉伯、乌尔都文!

  放肆的剖白,明快的哲理,鲜活的句子。不知它究竟是莪默的,还是费茨吉拉德的。这些胡姬当炉的妙歌,它挑逗了中国文人的渴望和趣味,教导了他们个性解放的极致。文人们出于惊喜,争相一译,寄托自由的悲愿。它不仅是一股清风;对翻译家们来说,它若是末日洪水才好,他们盼它帮忙,冲毁压抑人性的旧中国于一个早晨——于是译笔缤纷,华章比美。

  而另一种可能,洞彻波斯以及天下学术大势、获得能与欧洲人分庭讲礼的世界知识、进而建立更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可能——被失之交臂。

  看来,历史提供给中国知识分子的可能性,并没有盼望的那么大。何止不通“波斯”象征的深重含意,即便对狭义的波斯他们也不求甚解。甚至他们不知“鲁拜”之外尚有“花园”“果园”,不知莪默前后,还有哈菲兹和毛拉维。但没有遗憾的必要,这都是时代的定然。只是,既然连胡适、郭沫若等人都不能参悟“波斯”的意味,那么,一种等待就还要继续下去。

  就译文本身而言,他们翻译的,已经很难说还是原来那些柔巴依体的波斯。例如,最着名的胡适所译那首涉及“创造世界”的:

  要是天公换了卿和我

  该把这糊涂世界一齐打破

  再磨再炼再调和

  依着你的安排

  把世界重新造过

  此译被徐志摩以为不雅。徐以新潮诗人的,提出新译如下:

  爱啊!假如我能勾着这运神谋反

  一把抓住这整个儿塞尘的世界

  我们还不趁机会把他完全捣烂

  再按我们的心愿,改造他一个痛快

  二人都不知道此诗未必是海亚姆手笔。他们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首涉及“天神”的“鲁拜”,而且是一个关于造物主的题目。

  他们不知道,对于波斯人来说,唤主、指主兴叹,即所谓呼天抢地固然不足为怪,但是取代主和自比造物主——即便对于弹杯纵酒、不守五功、对死板的清规教法恣情嘲笑的苏菲诗人,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两个概念之间,有着一种最后的界限。遣词之际,分寸决定一切。

  显然作者有过沉吟,有过挑剔选择。神的概念与主的概念,毕竟太接近了。他用了一个祆教用语yazdan(天神),而没有与Huda(真主)一词发生干系。深浅轻重,微妙仅在缝隙之间,如边缘的舞蹈。

  就中的滋味才是诗味深处,可惜译者全然不知。胡徐译中,诸如“爱啊、再磨再炼再调和、卿和我、你我的安排、还不趁机会、塞尘、谋反”,均为失真之笔。唱和固然愉悦,只是离谱太远。

  言及胡适,或许该多说一句。他应该即便对“莪默”,也具备文化嗅觉。但是他的译文没有显示他提倡的科学性。也许就在这个标志附近,他还失去了代表中国与欧洲大家并立的可能,这才是令人遗憾的事。

  有人会说,这是诗集不是账本。可是人们更有权问:我们究竟是在读波斯的诗呢,还是在读英国的诗?如果读者不是为了消闲,而是企图拓展眼界了解世界,他们读到的是什么呢?仅仅是文化的误解吗?

  我们总以为中华即东方,即东方之最。而波斯却描述了一种别样的东方。西方人说东方时用语繁绕,“近的,远的,最近的东方”。这是什么意思?究竟谁是东方?什么是东方?我们的概念乱了。但西方人,何止莪默的英译者,几乎在一切学术领域都能列出成排的响亮名字——他们没有乱,他们出色地进入了土耳其、阿拉伯、印度,进入了波斯。他们进入了一个个距离他们较近的东方;然后又以“较近东方”的知识,用实证的考释,用精湛的翻译,征服了中国——这个最远的东方,一如莪默之例。

  应该抄出这首曾使中国知识人那么躁闹的小诗,让人们拼音一读,品味一下它的音韵。是的,哪怕只是声音的韵调也好,它毕竟是原文。下面即是这首小诗,拉丁转写和汉译均从简示意。

  Gar bar falakyam dast bodi qun yazdan

  若能像亚兹丹神驾御天穹,

  Bar daxitami man in falak ra ze miyan

  我便把这层天,从中拿掉。

  Wa zeno falaki gakyar qinan sahtami

  并重新另造一个天空,

  Kazade be kame del residi osan

  使自由的心儿,快乐如愿。

  3

  在史学和文学之后——面对着光彩照人的波斯文苏菲(伊斯兰神秘主义)诗歌,宗教的范畴终于不能回避了。

  其实即便是面对文学或史学,同样应该强调去理解“文明的心情”。然而只是面对着波斯诗歌、而且面对苏菲气息浓厚的波斯诗歌时,爱好者才承认:它们是文学的,它们也是伊斯兰的。

  它们既是简洁的、自然的、情歌式的;又是双关的、理念的、宗教式的。它们似是而非,亦此亦彼。它们简练得无法再删一字,暧昧得可做相反解释。翻译和读书,在此都不仅是寻找词汇的对应。诗,在呼吁着读者和译者的修养或基础。没有新的字母表,人没办法翻弄天书。

  这种基础或修养,存在于伊斯兰苏菲派的思维和实践规律——即脱勒盖提(taliqa)的体系之中。除了学理之外,我特别想说,它在艰辛的历史过程中,一直被穆斯林实践着。

  但是暧昧双关的语言的本意,几乎就等于宗教的机密。而且它也是人最宝贵的心灵。它不是问一问,“调查”一下就能解决的。话题在这儿严肃了。

  一方是学术带来的利益,是探听和利用;一方是宗教的机密,是民众在歧视和流血中守卫的信仰。或者理解并风雨共济,或者骗取并加入歧视——知识分子与民众之间的一种新关系,将随着如苏菲研究一样的、各种非历史学科的发展,逐渐地变得醒目。

  难怪穆斯林不信任莪默鲁拜式的译本。不用说,就教育而言,山野农村的旧式经堂教育,当然无法攀比高等学府。但农民却可能懂得文学宗教两不相悖的道理。他们还准确地嗅到了诗歌中的苏菲味儿。他们以另一种目的,也在一直攀援波斯阿拉伯语的梯子。崎岖路上,这一攀登已经非常漫长。

  远在14世纪,元朝秘书监的回回馆着录宗教用书目录时,列有“额史尔”即诗篇一项(A'shir,阿拉伯语,诗)。清代伊斯兰学者刘介廉的案头经书中,也有《鲁把牙惕》(Rubai-yat)即《鲁拜集》一种,只不过并非风靡的那一本。在穆斯林的世界里,诗与经不相悖,诗常常是经典的注解。

  所以自王静斋前后,翻译《Gulistan》(花园)的作业,在民间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其实与我们这套丛书同时,还有两种新的阿訇译本问世(马克林《古丽斯唐》,新疆版;杨万宝《真境花园》,宁夏版)。据我所知,对巨着《玛斯纳维》(Masnawi)的民间翻译,也在不止一所清真寺里进行。

  我选了一个典型的苏菲诗的双句(bayti),着名的《玛斯纳维》(Masnawi)卷一的第1739(或1784)联;分别向两位阿訇(马克林、杨万宝)、一位外国苏菲派研究者(冈田惠美子)、两位中国波斯文学者(张鸿年、张晖)请教(限于篇幅下面仅引用其中三位译文)。不用说,他们以前并无交流。

  令人振奋的是,两个生活在僻远乡村的阿訇译文,就基本含义的准确而言,并不比学者逊色。苏菲诗句的朴素特性,成全着受教育的条件限制的农村人:因为——字面排列的词汇,是简明而常见的。直译于谁都不是太难的事,而其间的深意,又对谁都是同样的谜。

  这是一个深具意味的实验。也许真的就要开始了,在伊斯兰神秘主义文学的领域里,农民学者将与大学教授并肩同行。

  上句:Dilbaran ra dil,asir-e bidilan

  马译:“一切的被爱者,俘走了恋人的心,”

  杨译:“失魂丧魄,是因为爱恋者的无心,”

  冈译:“被爱的人的心,是沉湎于爱的人的俘虏,”

  下句,即:Jomle ma'xughan,xekar-e axghan

  马译:“所有的恋人,都是情人的猎物。”

  杨译:“所有的被恋者,是恋人的猎物。”

  冈译:“所有的被爱者,都是恋人的猎获物。”

  在简练至极的两个短句里,“dil,心”及它衍生的一批语言的、宗教的近似词(bi-dilan,无心的)、(dil-baran,掠夺心的,单数为dibar),内涵很难区分,尚未有更狭义的界定。解释在类似的边界模糊难辨,诗就难在这里。

  译家们都强调了难点,并提醒说——“主是惟一被爱恋的”(杨万宝),“被要的是主,爱着的是功修人”(马克林),“被爱者通常为女性,暗指主;爱恋者通常为男性,修道者”(冈田惠美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渐渐明白:现在还不是追求完美译文的时候。还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些条件。等隐喻走向公开,等异端变得合理,等遭受歧视的思想,成为夺目的参考的时候——苏菲的诗会显得好懂。苏菲的释义,藏在苏菲的世界里,如同生活中的诗。在活的苏菲从内部发言之前,脱离实践的学院诠释,仅仅是备注和猜想而已。

  在新的时代,迟早会出现民众的文明发言。这是潜在的暗涌,新起的风潮。文明解说和代言资格的问题,民众的文化权利的问题,也可能——就在这个对波斯语苏菲诗歌的翻译作业中,破土而出,登上大雅之堂,以新世纪的进步的名义,成为未来学术的主题。

  洞知的掌握,是准确译文的前提。在缺乏这种前提的时候,最好的翻译,是直译、硬译,哪怕一词一字地“对仗译”。鲁迅说,“宁信而不顺”。他的意思是:信、达、雅谈何容易,最根本的规矩是忠于原着。优先的是原着的词句蕴含,而不是译文的词章习惯。许多句子和词汇,必须新造或硬造,就像唐译佛经,元译上谕。

  我想,鲁迅的翻译观,对这个时代的阿拉伯波斯文苏菲诗歌的翻译,简直可做门规家训。是的,在境界升华、掌握降临之前,译笔文采的几分长短,其实大可忽略不计。

  4

  对维吾尔的文化参考,只能简略提及了。不得不说,直至今天,我们还没有条件,对比研究波斯宝藏的汉译本与维吾尔语译本的异同。

  要备忘于此的,是一些基本的文化史观点。因为孤立自大的研究,就如同昔日的新编元史;最终,会因为狭窄的视野,导致自己劳作的浪费。

  波斯阿拉伯的文明曾经覆盖过,并对维吾尔实现过文明的提升。从人的姓名,到衣食住行,到社会结构及道德准则。至于文学和诗,则从柔巴依等格式,到思维诗路,都浓重地罩着波斯阿拉伯的影子。包括嘲戏的风格,包括海亚姆式的对教条的调皮口吻。至于dilbar,那是维吾尔女孩的常见的名字,它的普及,意味着维吾尔对波斯诗歌,早有某种普及的理解,依我看,维吾尔人把dilbar主要释为“美人”,其精度要高出前述译本。

  直觉提醒我们,从大义的读解到措辞的细微,参考维吾尔文化,无疑都将是一条捷径。只是这个“东方”比波斯更近——因此也就离我们亲爱的学问更远。其实,按照学问的基本规则,在没有经过维文译本的对校互勘之前,对波斯诗歌的研究不能称做完全。

  在维吾尔的绿洲上,我们追逐的波斯的实质,不仅存在,而且活着,在生活中俯仰皆是。它被全面地移植于此,像一株株魔力的葡萄。

  5

  有趣的是,自波斯的刺激发生以后,无论在史学界还是在文学领域,中国又都经历了一次类似的质变过程。就途径(文字)而言,这场认知都绕行了经由欧洲的路线;就后日的结果而言,也都发生了中介媒体的反客为主:一场对未知文明的探究,最终成了英文的旧课。

  虽然自洪钧以来,史学界熬尽灯油,用放大镜在字里行间寻觅,但他们对波斯史籍的历史观点不屑一顾。一种潜意识不知何时植入了大脑——要的只是波斯脚注,无所谓什么穆斯林史学。一种潜台词是,只要读懂西方大师的严谨译文,考据癖好就可以满足。难道,你还以为你能追上伯希和吗?

  文学方面更不胜例举。正如近年愈是对拉丁美洲无知的人,愈对拉美文学爆炸津津乐道一样——海亚姆虽引起了那般的文人骚动,却没有影响他们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反省。反之,应当说,在对“莪默”的渲染中,已经多少能辨出一丝对穆斯林方式的不敬。

  学科的停滞,是对()文明歧视的惩罚。其实,欧洲人正是因为如饥似渴地吸收了地中海彼岸的、从波斯到印度的文化营养,才显示出那样的眼界和生气。

  在胡徐的轶事和译文里,被更准确地翻译了的是他们自己。他们译笔的价值也在于,在数行之间,活灵灵有一张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自画像。

  写这篇札记的时候,正值湖南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波斯文库。在我看来,这又是新的一次——继洪钧以来的,对我们拥有的知识体系的反省和摸索。可是我们已经不敢轻易欢呼;百年的历史教育说,看是简单的求学,实践起来,却常有难以理解的波折和转向。

  我不禁忆起蒙古史的往事,忆起年轻时听说的“波斯”。时过二十年了,我依然在细细品味——是的,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波斯的礼物,它劳人心神又使人神往,像一个苏菲的隐喻。

  不管再反复几次吧,直接面向各种文明的,面向各种价值的探求,已经愈来愈认真地迈开了步子。虽然我们不敢急于欢呼,但感触是切肤的:历史正在缓缓地进步。

  1999年5月

张承志:凝固火焰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微信公众号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0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