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有爸爸多好
只要有爸爸妈妈活着,不论过得多苦的小孩,都是幸福的。
这世上每个父母健在的孩子,都该谢谢老天!
※·※·※·※·※·※
今天早上你到客厅一定觉得很奇怪——沙发不见了,原来挂在火炉上的油画,换成爷爷的照片,架子上的摆设儿也移到了地面,换成两瓶菊花和百合。
中午,爸爸妈妈叫哥哥和你穿整齐,一起到爷爷的照片前面行礼祭拜。
因为今天是你爷爷逝世四十周年。
爸爸和妈妈先跪下来,由爸爸对着爷爷的照片说话。
爸爸停了半天,没能说,你大概觉得很奇怪。然后爸爸开口了,只是那声音因为哽咽,你很可能听不清楚。那么让爸爸告诉你,我说了什么。
我告诉你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九十一岁了;妈妈非常贤慧孝顺;哥哥很快要拿哈佛的博士了;你又那么聪明漂亮,希望这一切能安慰爷爷的在天之灵。
爸爸又说:“四十年了……”只是说到这儿,就泪如雨下,再也说不下去。
爷爷已经过世四十年了,他死的时候爸爸才像你这么大。
但是四十年来,爸爸总想到他,尤其你诞生之后,更勾起好多爸爸的回忆。
当爸爸为你用两只碗,把热汤倒来倒去,好让汤早一点凉,喂你喝的时候,爸爸想起这是爷爷用的方法。
当爸爸为你表演削苹果皮,试着削成一长条,一点也不断的时候,想到这是爷爷为爸爸表演过的。
当爸爸把你搂在怀里看书,又把腿伸直了,让你溜滑梯、骑大马的时候,爸爸想到那正是爷爷做的。
当你在车上睡着,爸爸把你抱下车的时候,爸爸就想起以前睡得模模糊糊,梦见自己在飞,睁开眼,看到爷爷的下巴,他正气喘吁吁地把我抱下三轮车的往事。
让爷爷抱在怀里的感觉好暖;让爷爷扛着,从高处看的感觉好高;睡在爷爷旁边,让爷爷扇着扇子睡着的感觉好凉快……每一件爸爸为你做的小事,都让我想起你死去的爷爷。
所以,今天爸爸说到“四十年了”就止不住地落泪。
爸爸哭,因为哭爷爷死得太早,不能跟我们一起过好日子;也因为爸爸想起爷爷对爸爸的“好”,以及爷爷死后爸爸可怜的遭遇。
有爸爸多好!
如果爷爷不那么早死,爸爸的家说不定不会失火,即使失火之后也能重建,不致被赶到火车轨道旁边的违章建筑区。
如果不住得那么脏,说不定爸爸也不会得气喘和肺病。
有爸爸多好!
你知道,爸爸每次抱你、宠你的时候,都会羡慕你有个健康的爸爸吗?
爸爸像你这个年岁的时候,已经披麻戴孝,手里拿着一根“哭丧棒”,一家家去报丧了。
到每个叔叔伯伯的家里,爸爸就跪下,哭着对他们说:“我爸爸死了!”
所以爸爸非常注意身体,几乎谢绝一切应酬的饭局,爸爸也按时运动、做健康检查。爸爸有个心愿——我要好好活着,别让我的孩子早早没了爸爸,别让我的太太早早没了丈夫。
祭完爷爷,下午我们一家出去看了迪斯尼的卡通片《花木兰》。
片子一开头就看见花木兰的爸爸对着死去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还有更早的爷爷的爷爷和奶奶的奶奶的灵位祈祷。
爸爸觉得这个戏很有意义,尤其对哥哥和你,让你们知道中国人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
我们中国人不但对自己、对这个时代负责任,而且要对死去的亲人负责。所以每次爸爸去爷爷坟上扫墓,都会像花木兰的爸爸一样,对着爷爷的墓,报告家里的一切,包括你得了各种奖。如果爷爷地下有知,他一定会为你鼓掌的。
所以有一天,爸爸和妈妈死了,希望你也能把自己的一切,和你孩子的表现告诉我们。
无论这世界上有没有灵魂,也()不论死者是不是真能听到,我们中国人总在心里有一根长长的线,牵着上一代与下一代,我们总祈祷死去的亲人保佑他的儿孙。
晚上,你先去睡了。
爸爸和妈妈在客厅,爸爸不好意思地问妈妈:
“今天我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哭了。女儿有没有觉得好奇怪?看我下跪磕头,她有没有问为什么?”
你妈妈摇摇头说,没有,只说你非常了解爸爸为什么哭,因为你说:“爸爸死了,会多伤心哪!当然会哭啊!”
可不是吗?只要有爸爸妈妈活着,不论过得多苦的小孩,都是幸福的。这世上每个父母健在的孩子,都该谢谢老天:
“谢谢老天!让我在母亲节和父亲节,都能戴上红花。谢谢老天!让我的爸爸妈妈都健健康康地活着……”
刘墉:人生何必处处拿第一
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
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
过去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
“刚吃完,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
只是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
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中文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
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小朋友多读不少中文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
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记不记得两三年前,有一次爸爸带你去“自然历史博物馆”,进门时,有人发个小本子给你,说“欢迎参加发现之旅”。
原来他们在博物馆各个角落,设立了许多站。每到一站就可以盖个章。一整本都盖满章的小朋友,则能得到一份小奖品。
爸爸也非常欣赏博物馆的美意,知道他们希望借着这个方法,使小朋友能到每个展览室去参观。
只是,那天没见到几个细细参观的小朋友,倒是见到不少家长,疲于奔命地跟着孩子跑来跑去——包括爸爸妈妈在内。
你也得到一份奖品。但你想想,我们去博物馆那么多次,你那天是不是最累?却也最没看到什么东西?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
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到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语译)孔子又说:“只知道,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因为没有新东西,而变得危险了。”(译意)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
“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
“思”是讲“思索”,让学习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还是“习”或是“思”?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
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
如果读书人都不能写书、不能用书,图书馆里还有新书吗?这世界上又还有人工作吗?
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西红柿,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教种西红柿的书,如果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西红柿呢?
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
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成果实。
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一大堆杂草,是不可能有好收获的。
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
“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刘墉:有爸爸多好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0 元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