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一个农夫的故事

ID:59481

时间:2021-04-30

相关标签:  沈从文  

  沈从文:一个农夫的故事

  那个中年猎户,把他为了一个未完故事,找寻雁鹅十六年的情形,前后原因说过后,旅馆中主人就说:“美丽的常常是不实在的,天空中的虹同睡眠时的梦,都可为我们作证明。不管谁来说一句公平话,你们之中有相信雁鹅会变人的这种美丽故事吗?你们说,这故事是有的,那就得了。”

  除了其中一个似通非通的读书人,以为猎人说的故事是在讽刺他以外,其余诸人都觉得这故事十分有味。但当主人把这个话问及众人时,由于谁也不知道说谎,故谁也不敢说他曾经在某个地方,也同样遇到过这种有人性的雁鹅同乌龟。

  可是当中却有个年青农人,身个儿长长的,肩膊宽宽的,脸庞黑黑的,带着微笑站起身来说:“我并不见到过一只善变的鸟,可知道人类中有种善变的人。若这件事也可以为猎鸟人的故事作一个证明,我就把这故事说出来,请诸位公平裁判。”

  许多人都希望把故事说出以后,再来评判是非,看看是不是用一个新的故事能代替那个猎人旧的故事。大家盼望他即刻把故事说出来,异口同声请他快说,且默默的坐下来听那故事。

  农人于是说了下面一个故事:

  某个地方,有姊弟二人,姊姊早寡,丈夫死后只留下一个儿子。为时不久,她也得了小病死去。死去之后,这孤儿便同他舅父两人一同住下,打发每个日子。孤儿年纪到二十岁时,同他舅父两人都在京城一个衙门里办事。两人正直诚实,得人敬爱。只因为那个国家阶级制度过严,大凡身居上位,全是皇亲国戚,至于寒微世族,则本人即或如何多才多艺,如何勤慎守职,可无抬头升迁希望。那国家一时又还不会发生革命,因此两人在衙门里服务多日,地位尚极卑微。那时本国恰巧发生饥荒,挨饿人日益增加。京城内外,无数平民皆无食物可得,死亡日有所闻,情形很可怜悯。那国家读书人虽不少,却同别的国家读书人差不多,大都以为自己既已派定读书教书,有关政治问题,诸事自有各级官吏负责,不能越俎代庖。至于官吏,一般总是忙于开会,当然不会注意这类事情。舅甥两人见到这种情形,十分难受,知道国王大库藏里,收了许多稀奇宝物,毫无用处,许多金钱银钱,毫无用处,许多粮食,也毫无用处。两人就暗地商量:“我们职务既那么卑微,国家现状又那么保守,照这样情形下去,想要出人一头,再来拯救平民,不知何年何月,方可办到。若等革命改变制度,更是缓不济急。如今库里宝物极多,别的有用东西更多,不如想办法取点到手,取得以后,分给京城各处穷人,这样作去,不算坏事。”

  两人都觉得这事不妨试作一下,对于穷人多少有些好处。

  对于多数别人有益,自己即或犯罪受罚,并不碍事。两人商量停当以后,就只等候机会来时,准备动手。

  机会一来,两人就在库房外某处,挖一大洞,两人爬将进去,取出不少实用东西。

  天亮以后,管库大臣发现了库旁有一大洞,直通内里,细加察看,就知道晚上业已有人从这地洞搬去东西不少。到各处探听,都说本城若干穷人住处,半夜深更,忽然有人从屋瓦上抛下不少布帛食物,钱财宝贝。那时只听到有人在门外说话,十分轻微。“国王知道你们为人正直,生活艰难,派我来赠给你们一些东西。事出国王好意,不必怀疑,收下就是。”

  开门一看,渺无一人。东西具在,当非做梦。一切东西既不知真实来源,故第二天天明以后,胆小怕事的人,以为横财之来,不能随意受用,就赶忙把夜来情形,禀告本街保甲,听候裁夺。有些人自然信以为真,充满对国王好心的感谢,就受用了。管库大臣得到报告,赶忙把一切原委禀告国王。国王听说,心中十分纳闷,不明究竟。以为这无名盗贼,既盗国库,又施平民,于法不可原谅,于理可难索解。当时就吩咐管库大臣:“暂且不必声张,走露风声,且等数天,好好派人照料库中,到时一定还有人来偷取东西,见他来时,把他捉来见我。小心捉贼,莫令逃脱,更应小心,莫加伤害。”

  舅甥二人,其一以为国王还不知道这事,必是管库官吏怕事,不敢禀闻,其一又以为国王当已知道这事,但知盗亦有道,故不追究。两人猜想虽不一致,结论皆同;稍过一阵,风声略平,便再冒险去库中偷盗,必使京城每个正直平民,皆得到些好处,方见公平。

  为时不久,又去偷盗,到洞口时,外甥就说:“舅父舅父,你年纪业已老迈,不大上劲。我看情形,也许里边有了防备,你先进去,若为卫兵所捕,无法逃脱,不如我先进去。我身体伶便如猴子,强壮如狮子,事情发生时,容易对付。”

  那舅父说:

  “你先进去,那怎么行?我既人老,应当先来牺牲,凡有危险,也应先试。”

  “哪里有这种道理?若照人情,不管好坏,我应占先。”

  “若照礼法,我是长辈,你无占先权利。”

  但这种事既非礼法所奖励,也非人情所许可,致甥舅两人,到后便只好抽签决定。结果轮到舅父先入,那外甥便说:“舅父舅父,我们所作事情,并非儿戏!若两人被捉,一同牵去杀头,各得同伴,还有意思。若不杀头,一同充军,路上也不寂寞。若一人被捉,一人逃亡,此后生活,未免无聊。

  故照我意思,我要发誓,决不与舅父因患难分手。”

  舅父说:“一切应看事情,斟酌轻重,再定方针。”

  那舅父于是十分勇敢,探身进洞。刚一进洞,头尚在外,就已为两只冰冷的手,拦腰抱定,无从挣扎。且听人说:“守了你们十天,如今可捉到手了!”外甥用手抱定舅父头颅不放,还想救出舅父。这舅父知道身入网罗,已无办法可以逃脱,恐为时稍缓,外甥也将被捉,同归于尽,两无裨益。这时要外甥走去,他又必不愿意单独走去,并且纵即走去,天发白后,人还可从他的像貌看出,原系甥舅两人同谋。这舅父为救外甥,临时想出一计,急告外甥说:“伙计伙计,我如今已无希望了。我腰已被人用刀铡断,不会再活。两人同归于尽,实在无益。我已老去,我应死了。

  你还年轻,还可为那些穷人出力帮忙。如今不如把我头颅割下带走,省得为人认识,出做官吏的丑。此后你自己好好生活,不要为我牺牲难受。”

  外甥听说,相信舅父腰身当真被人铡断,不能再活,不得不忍痛把他舅父头颅割下,就此走去。

  天明以后,管库大臣又把一切情形禀告国王,且同时禀明盗贼之死,并非兵士罪过,只为贼人心虚,恐怕同伴受累,故牺牲自己,让同伴把头割去。还有伙伴一人,不知去向。国王又说不必声张,并且下一秘密命令,把这无名无头死尸,抬出库房,移放京城热闹大街上去,派人悄悄注意,凡有对死尸流涕致哀的,就是贼首盗魁,务必把他活活捉来,不能尽其逃脱。

  这无名死者,当天果然就陈尸十字街头。国中人民,不知究竟,争来看这希奇死人,车马络绎,不知其数。这外甥听说,故意赶一大车,装满柴草,从城外来。车到尸边时节,正当车马拥挤满街,把鞭一挥,痛击马身数下,马一蹶蹄,就把车上柴草倾倒,半数柴草,在尸左右,半数柴草,直压尸身。计已得售,这年轻人便弃下车辆,从人丛中逃去。

  天晚以后,大臣进见国王,又把这事禀告国王,且请示国王,那堆柴草,应当如何处置。国王又说:“不必声张,做愚蠢事。只须好好伺候,为时不久,必有人来纵火,见人纵火,就为我捆定送来,我要亲自审问。”

  大臣无言退下,如命转告守尸兵士,小心有人纵火。

  这外甥明知尸边必有无数兵士,看守尸身,准备捉人,若冒昧前去,就得上当。因此特别雇请十个小孩,身穿红衣,手执火把,如还傩愿,各处游行。游行已惯,再到尸边,把火炬向柴草投去,向黑暗中逃脱,不再过问。小孩得钱,各个照样作去,手执火炬,跳舞踊跃,近尸边后,就把火炬向尸投去,尸上柴草皆燃,人多杂乱,依然无从捉人。

  尸被火化以后,大臣又把这事禀明国王,国王又说:“不必声张,这有办法。只须好好注意,再过三天,有谁来收骨灰,就是这人,一定为我捉来,不可再令漏网。”

  这时守在骨灰边已换了一队精明勇敢的皇家兵士。这外甥知道皇家兵士爱喝好酒,便特别备了两坛好酒。这酒味道酽冽,醉人即倒。他自己则扮成一个卖酒老商人,到兵士处每日卖酒。为时不久,就同守备兵士要好结交,十分信托,愿意把酒赊给兵士了。兵士因守夜多日,十分疲倦,又因粮饷不多,不能畅饮,如今既可赊酒,不责偿于一时,就无所顾忌,尽量大喝。等到每人各皆醉倒,睡眠在地不省人事时,这外甥明白机会已到,便十分敏捷,用酒瓮装好骨灰,离开那个地方。

  天明以后,兵士方知骨灰业经被那聪敏贼人偷去。大臣把这事第四次禀告国王时,国王仍然不许声张,心中打算:“这贼狡慧不凡,一切办法,皆难捉到,应当想出另外一条巧妙计策,把他捉来!”

  国王独自一人想了三天三夜,一个巧妙的设计被他安排出来了。

  国王想出的计策,也同古代一般作国王的脑子所想出的相似,知道有若干种事情,任何方法无从解决时,就应当用女人出面解决。本国历史上照例有极大篇幅,记载了这类应用女人的方法。他知道捉这狡猾的贼人,如今又得应用这方法了。便把一位最美丽最年轻的公主,着意打扮起来,位置她在一个单独宫殿里。那小小宫殿,建筑在一条清澈见底的河边,除了公主同一群麋鹿在花园里过日子外,就似乎无一个其他生人。同时又用黄金为公主铸好四座极美丽的金像,用白石为基,安置到京城四隅公共广坪中去,使人人知道公主如何标致美丽。

  国王这个公主,既美丽驰名,为国中第一美人,如今又只是一人独在临河别宫避暑,这外甥各处探听,皆属实情,就想乘夜到这公主住处去,见见公主。他早已知道国王意思,不过用公主作饵,想捕捉他,且知道沿河两岸及公主住处附近,莫不有兵士暗中放哨,准备拿人。他因此想出一个主意,抱一大竹,顺流由河中下行,且作出种种希奇古怪声音,让两岸听到。每度从公主宫殿前边过身时,他又从不傍岸。他的意思,只是故意惊扰哨兵,使沿岸哨兵为这古怪声音惊醒,但看看河中,又毫无所见。一连两月,所有哨兵皆以为作这声音的,非妖即怪,不如不理。且以为河上既有怪物,贼人不是傻子,自然也不会从河中上岸。从此以后,便对沿河一带,疏忽许多。

  因此有一个晚上,这青年男子,便抱一段长竹,随水浮沉下流,流到公主独住宫殿前面时,冒险上了河岸。上岸以后,直向公主住处小小宫殿走去。

  公主果然独身在她那睡房里,别无旁人。那时业已深夜,各处皆极安静,公主房中只一盏小小长明纱灯。那公主穿了一身白色睡衣,躺在床上还未睡眠,思想作爸爸的国王,出的主意真是不可解。她以为这样保护周密,即或有人爱她想她,哪里会有力量冒险跑来看她?她又想:“如果有人来了,我让他吻我,还是一见他我就喊叫捉贼?”正想到这些事情时,忽然向河边那扇小门开了,走进来一个身穿黑衣的年青男子,在薄明灯光下,只看得出这男子有一双放光眼睛同一个挺拔俊美的身材。

  年轻男子见到了公主,就走近公主身边,最谦卑的说明了来意,那分风度,那些言语,无一处不使公主中意。他告她,只为了爱,因此特意冒险来看看她。他明白她不讨厌,愿意给平民一点恩惠。他只需要在她脚下裙边接一个吻,即刻被缚,也死而无怨了。

  那公主默默的看了站在面前的年青人好久,把头低下去了。她看得出那点真诚,看得出那点热情,她用一个羞怯的微笑了他的勇气。她鼓励他做一个男子,凡是一个男子在他情人面前做得出的事,他想做时,她似乎全不拒绝。

  但当这年轻荒唐男子想同这个公主接吻时,公主虽极爱慕这个男子,却不忘记国王早先所嘱咐的一切,就紧紧的把这陌生男子衣角抓定,不再放松,尽他轻薄,也不说话。

  年轻人见到公主行为,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美丽的人,怎么牵我衣角?你若爱我,怕我走去,不如捉我这双手臂。”他似乎很慷慨的把两只手臂递过去让公主捏着。

  公主心想:“衣角不如手臂,倒是真的,”就放下衣角,捉定手臂。

  但那双手冷得蹊跷,同被冰水淋过的一样。

  “你手怎么这样冰冷?”

  “我手怎么不冷?我原是从水中冒险泅来的。现在已到秋天了,我全身都被河水浸透,全身都这样冰冷!”

  “那不着凉了吗?”

  “美丽的人,不会着凉。我见你以后,全身虽结了冰,心里可暖和得很,它不久就能把热血送到四肢的。”

  公主把手捉定以后,即刻就大声喊叫,惊动卫兵。那年轻人见到这种变化,不出所料,依然毫不慌张,万分温柔的说:“亲爱的,我是你的,你如今已把我捉住了,我不用想逃遁,我不挣扎。且让我到帘幕那边去,作为我刚来看你就被你捉住,省得他们对你问长问短。”公主答应了他的请求,隔了帘幕握定他两只手,等到众人赶来时,大家方才知道公主所捉的手,只是两只死人的僵手。原来年轻人早已预备了那么一着,让公主隔了帘幕握定那死人两只手后,自己却从从容容从水上逃走了。

  天明以后,大臣又把这事一切经过禀明国王。

  国王心想:“这人可了不起,把女人作圈套,尚难捕捉,奇材异能,真正少见。”

  当时就又用其他方法,设计擒拿,自然只是费事花钱,毫无结果。

  公主怀孕十个月后,月满生一男孩,长得壮大端正,白皙如玉。周年以后,国王就令乳每怀抱小孩,向京城内外各处走去,且嘱咐这奶妈小心注意,在任何地方,有人若哄小孩,有父子情,就即刻把人缚好,押解回来。这奶妈抱了小孩在京城内外各处走去,逗引小孩皆为妇人女子,并无一个男子与这小孩有缘。到后一天,小孩饥饿,抱往卖烧饼处,购买烧饼充饥。这卖烧饼师傅,恰好就正是那个小孩父亲,父子情亲,一见小孩,不觉心生怜爱,逗引小孩发笑。小孩虽还不到两岁,由于父子血缘,互有引力,也显得十分欢喜,在饼师怀抱中,舒服异常。

  天黑以后,奶妈把小孩抱还宫中,国王问她,是不是在京城内外,遇见几个可疑人物。奶妈便如实禀白:“一个整天,并无什么男子与这小孩有缘。只有一个卖饼男子,见小孩后,同小孩十分投契。”

  国王说:

  “既有这事,为什么不照我命令把人捉来?”

  “他饿了哭了,卖饼老板送个麦饼,哄他一声,不会是贼,怎么随便捉他?”

  国王想想,话说得对,又让了这贼人一着,就告奶妈歇歇,明天再把小孩抱去,若遇饼师,即刻揪来。若遇别的可疑人物,也可揪来。”

  第二天这奶妈又抱了孩子各处走去,城中既已走遍,以为不如出城走走,或者还会凑巧碰到。出城以后,上了一个离城三里的小坡,走得脚酸酸的,就在一块青石板上坐下歇憩,且捡树叶子哄小孩子玩。那时来了一个卖烧酒的男子,傍近身边,歇下了他的担子。奶妈眼见这人很有几分年纪,样子十分诚实,两人慢慢的说起话来,交换了一些意见,一些微笑。奶妈生平从不吃过一滴烧酒,对于酒味,毫无经验。那卖酒人把酒用竹溜子舀出,放在自己口边尝了那么一口,做出神往意迷的样子,称赞酒味。那点烧酒味道实在也还象个佳品,人在下风,空闻酒味,真正不易招架。

  奶妈为上风烧酒气味所薰陶,把一双眼睛斜着觑了半天,到后却说:“老板老板,你那竹桶里装的是什么,是不是香汤?”

  卖酒人说:

  “因为它香,可以说是香汤。但这东西另外还有一个名字,且为女人所不能说,大嫂你一定猜想得到。”

  “我猜想,这名字一定是‘酒’。我且问你,什么原因,女人就不能说酒喝酒?”

  “女人怕事,对于规矩礼法,特别拥护,所以凡属任何一种东西,男子不许女人得到,女人就自己不敢伸手取它。这香汤名字虽然叫作烧酒,因为它香,而且好吃,男子担心你们平分享这点幸福,故用法律写定,本国女子,没有喝烧酒的权利,也没有说烧酒的权利。”

  奶妈心想:“法律上的确不许女人喝酒。”但她记起经书,她说:“经书上说酒能乱性,所以不许女子入口。”

  那男子不再说话,只当着奶妈面前喝了一大口烧酒,证明经书所说,荒唐不典,相信不得。实际上他喝的却是清水,因为他那酒桶,就有机关,又可储水,又可贮酒。

  “你瞧,酒能乱性,我如今喝的又是什么!圣书同法律一样,对于女人,便显见得特别苛刻。你不相信这是好东西吗?”

  那奶妈说:

  “我不相信。”

  那男子正想激动她的感情,就说:

  “不要说谎骗人,也不要用谎话自欺,你相信法律,也相信圣书。”

  奶妈由于赌气,心不服输,把一只手向卖酒人这方面伸出,不即缩回,把眼微闭,话说得有一点儿发急发恼:“我来一杯,来一滴,我不相信那些用文字写的东西了,我要自己试试。”

  卖酒人先不答应,他说他是个正派商人,在国王法律下谋生混日子,不敢担当引诱平民女子犯法的罪名。他还装成即刻要走的神气,站起身来。

  奶妈到这时节真有些愤怒了,一把揪定他的酒担,逼那卖酒商人交出勺子,非喝一口烧酒,决不放他脱身。卖酒商人仿佛忍着委屈,递了一小盏烧酒到奶妈手中后,就站在一旁,假装极不高兴神气,背过身去,不再望着奶妈。他就知道这一盏酒,对于一个妇人,能够发生如何效果。一切情形,不出所料,顷刻之间,药性一发,这女人便醉倒了。卖酒人便把小孩接抱在手,让奶妈抱一酒瓮,留在路上。这个国家从此也就不再见到这个卖酒人了。

  这年轻人得到了自己同公主所生小孩后,想法逃到了邻近国王处去。进见国王时,为人既仪表不俗,应对复慧辩有方,畅谈各事,莫不中肯。国王心中十分欢喜,便想封他一个爵位,只不知道何种爵位比较相宜。那时正当国家文武考试,这年轻人不愿无功受禄,就用另一姓名,秘密投考,已得第一,又戴好面具,手执标枪,骑一白马,去同一个极强梁的武士挑战,结果又把这武士打倒。国王知道这人智慧勇力,皆为本国第一,其时正无太子,就想立他作为太子。

  那国王说:“远处地方来的年轻人,我虽不大明白你的底细,我信托你。你的文彩是一匹豹子,你的勇敢象一只狮子,真是天下少有的生物。我这时没有儿子,这分产业同一群可靠的人民,全得交给一个最出色的英雄接手管业。如今很想把你当作儿子。你若答应,你想得一女人,这里五族共有七个美貌女子,尽你意思挑眩看谁中意,你就娶谁。”

  那年轻人见国王待他十分诚实坦白,向他提议,不能不即刻答复,就禀告国王:“国王好意,同日头一样公正光明,我不敢借口拒绝。作太子事,容易商量。关于女人,我心有所主,虽死不移。若国王对这事有意帮忙,请简派一个使臣,过我本国国王处,为我向他最小公主求婚。若得允许,我愿意在此住下,为王当差;若不允许,我得走路。”

  这国王听说,当时就简派大使,携带无数珍奇礼物,为年青人向那国王公主求婚。先前那个国王,素闻邻国并无太子,心知必是那个贼人,就慨然应诺。但告使臣有一条件,必得履行,公主方可下嫁。这条件也并不算苛刻,只是应照礼法,到时必须太子自来迎亲,方可发遣。使臣回国覆命时,就详细禀告一切。

  年轻人听到国王条件,心怀恐惧,以为若回国中,国王一见,必知虚实,发觉以后,定然捉牢不放。但一切既已定妥,若不前去,则又近于违礼,且俨然懦怯不前,将为人所轻视。便启请国王,商量迎亲办法,以为若往迎亲,必有五百骑士护卫,以壮观瞻。希望这五百骑士,人马衣服鞍辔,全用同一式样,同一颜色。

  国王依言,即刻派定五百年轻骑士,各穿紫色衣甲,身骑白马,用银鞍金勒,王子也照样扮扎停当,二百五十个骑兵在前,二百五十个骑兵在后,迎亲王子,藏在其中,直向那年轻人本国走去。一行人马到地以后,五百零一个骑士,便集合排成一队,同在国王面前,向王敬礼。鹄立大坪中,听王训令。随行大臣禀告国王,太子已到,请见公主。

  那国王一见骑士队伍,就知道贼在其中,毫无疑问。细心观察一阵过后,便骤马跑入迎亲队伍中间,捉出一人,并骑急驰而去。

  年轻人既已被捉,心中便想,若未入宫,必有办法可以脱身。一旦入宫,欲再出宫门,事不容易。但他这时仍然毫不畏惧,深知命运正在祸福之间,生死决于一人。那时国王把他带入宫后,即疾趋公主花园,把他带见公主,任凭公主发落。公主尚未出见时,国王就向他说:“小小坏蛋,你聪明千次,糊涂一回,前后计谋,巧捷无比,事到如今,还有话说么?”

  年轻人说:

  “诸事是我所作,我无话说。我只请求国王,当公主面,公平处置。若我所作所事,应受国法惩治,我不逃避。若我还有理由可以自由,我也愿意国王,不必请求,并不吝惜这点恩惠。”

  公主正因想及小孩,不知小孩去处,心中发愁。出时眼泪莹然,斜睇这年轻男子,虽事隔两年,当时正值黑夜,面目不分,如今衣服改变,一望就知这人正是那夜冒犯入宫的巧贼。公主心中怨爱纠缠,默然无语。

  国王一看已知情形,就说:

  “年轻男子,你既愿得公主,公主现在已归你所有!”回头又向公主说:“这贼聪明狡黠,天下无双,这次交你看守,好好把他捉牢,莫让这贼又想逃脱!”国王说完,自己就骑马跑去了。

  到后这年轻男子,便当真为公主用捉牢,不再逃走了。他既作了两国要人,两个国王死后,国土合并,作了国王。这个国王,就是一本极厚历史所说到的无忧国王。

  故事说毕,人人莫不欢悦异常。但其中有个研究历史的学者,以为故事虽空幻无方,益人智慧,大家欢喜,也极自然。惟这个善变的人,所有历史,既说已有一本极厚书籍说到,他想知道这书名称,版本,形式,希望说故事的人皆能一一说出,他方能承认事非虚构。因为他是一个历史学者,若不提“史”,他不过问,若提及史,他要证据。

  那年轻农人,把一双为火光熏得微闭的眼睛,向历史学者又狡猾又粗野做了一个表示,他说:“要问历史是不是,第一,我就认得那个王子。不要以为希奇,我还认得那个舅父。不要惊讶,我还认得那个公主同皇帝!”那历史学者茫然了。农人看到那学者神气十分好笑,且明白自己几句话已把这个历史学者引入了迷途,故显得快乐而且兴奋。他接着说:“历史照例就是象我们这种人做出说出,却由你们来写下的。如今赶快拿出你的笔,赶快记下来,倘若你并没看过这本书,此后的人还以为你记下的就是那一本书了。你得好好记下来,同时莫忘记写上最后一行:‘说这个故事的是一个青年农人。他说这个故事,并无其他原因,只为他正死去了一个极其顽固的舅父,预备去接受舅父那一笔遗产:四顷田,三只母牛,一栋房子,一个仓库。()遗产中还有一个漂亮乖巧的女子,他的表妹。他心中正十分快乐,因此也就很慷慨的分给了众人一点快乐。’这是说谎,是的。这算罪过吗?你记下来呀,记下来就可以成为历史!”

  大家直到这时方明白,原来一切故事全是这个年轻农人创造的,只有最后几句话十分真实。原来谁也不希望述说的是一段历史,一段真事,故这时反觉得更多喜悦。其中只有那个历史家十分生气,因为他觉得历史的尊严,不应当为农人捏造的故事所淆乱。但这也不过一会儿的事,即刻他又觉得快乐了。他虽不曾看过那么一本关于无忧王厚厚的书,他从农人的口中,却得到了一个假定的根据,他疑心另外一个地方,一定曾经有过这样一本厚厚的书。他不相信这故事纯粹出于农人自造,却疑心这是一个“历史的传说”,当真他就把这故事记到他一册厚厚的历史稿本上去了。

  为张家小五辑自《生经》。

  一九三三年四月,于青岛

  

  沈从文:猎人故事

  有个善于猎取水鸟的人,因为听到另一个人,提及黑龙江地方的雉鸡,行为笨拙,一到了冬季天落大雪时,这些雉鸡就如何飞集到人家屋檐下去,尽人用手随便捕捉。对于鸟类笨拙的描写,形容,似乎太刻薄了一点,心中觉得有点不平。这猎人就当众宣布,他有一个关于鸟类的故事,并不与前面的相同。

  大家看看,这是一个猎鸟的专家,又很有了一分年纪,经验既多,所说的自然真切动人,因此表示欢迎,希望他赶快说出来。

  这猎人就说:

  “这故事是应当公开的,可是不许谁来半途打岔,这得事先说定。”

  大家异口同声应承了这个约束:

  “好的。谁打岔,把谁赶出门外去。”

  有人这时走到窗边看看,外面的雨,正同倾倒一样向下直落,谁也不愿意出去,谁也不会打岔!

  我十六年前住在北京西苑,有志作一个猎人,还不曾猎取过一只麻雀。那时正当七月间,一个晚上,因为天气太热,恰恰和家中人为点小事,又吵了几句,心中闷闷不乐。家中不能住下,就独自在颐和园旁边长湖堤上散步。这长湖是旗人田顺儿向官家租下,归他管业,我们平时叫它作“租界”的。

  我在这堤上走了一阵,又独自在那石桥上坐下来,吸着我的长烟管,看天上密集的星子,让带了荷叶香味的凉风吹吹,觉得闷气渐消,心中十分舒服。走了一阵,坐了一阵,在家中受的闷气既渐渐儿散尽了,我想起应当回大坪里听瞎子说故事去了。正当站起身时,忽然从那边芦苇里过来了一个人。这人穿了一身青衣,颈项长长的,样子十分古怪。我先前还以为是一只雁鹅,到后我认清楚了他是一个人时,我想起这里常常有人悄悄儿捕鱼,所以看他从芦苇出来,也就不觉得希奇了。这人走近我身边以后就不动了。原来他想接一个火,吸一支烟。

  接了火他还不即走开,站在那儿同我说了几句闲话。西苑我住了很多日子,还不曾见到这样一个有趣味的人。我们谈到“租界”的出产,以及别的本地一些小事。不知如何我们就又谈到了雁鹅,又谈到了生气,说到这两件事情时,那穿青衣的人就说:有个很好故事,欢喜不欢喜听下去?我正想听故事,有人为我说故事,岂有不欢喜道理。可是他先同我定下很苛刻的条件,两人事前说好,不许中途打岔,妨碍他的叙述。听不懂也不许打岔。若一打岔,无论如何就不再继续说下去。我当时自然满口答应。猎鸟的人先就得把沉默学会,才能打鸟,我不用提,自以为这件事顶容易办到。

  这穿青衣的人就一面吸烟一面把故事说下去。

  有那么一个池塘,池塘旁边长满了芦苇,池塘中有一汪清水。水里有鱼,有虾,有各样小虫。芦苇里有青蛙,有乌龟,有各种水鸟。那个夏天芦苇里一角,住了两只雁鹅同一个乌龟。这两样东西,本不同类,只因为同在一块地方,相处既久,常常见面,生活来源,又同样完全来自池塘,故他们正好象身住租界另外某种雅人相似,相互之间,在些小小机会上,就成了要好朋友。两方面既没有什么固定正当的职业,每天又闲着无事,聚在一块儿谈天消磨日子,机会自然就很多了。

  他们既然能够谈得来,所谈到的,大概也不外乎艺术,哲学,社会问题,恋爱问题,以及其他种种日常琐事佚闻。不过他们从不拿笔,不写日记,不做新诗,故中外文学家辞典上没有姓名,大致也不加入什么“笔会”。

  论性格他们极不相同。他们之间各有个性。譬如那两只雁鹅,教育相等,生活相似,经验阅历也差不多,观念可就不完全相同。雁鹅和乌龟,不同处自然更多了。好在他们都有知识,明白信仰自由的真谛,不十分固执己见。虽各有哲学,各有人生观,并不妨碍他们友谊的建立。

  雁鹅在天赋上不算聪明,可是天生就一对带毛的翅膀,想到什么地方去时,同世界上有钱的人一样,都可以照自己愿望一翅飞去,不至于发生困难。性格虽并不如何聪明,所有见闻自然较宽。且从自己身分地位上看来,生活上的方便自由处,远非其他兽类,鱼类,虫类可比,故不免稍稍有点骄傲。由于自己可以在空中来去,所见较宽,在议论之间,不免常常轻视一切。对于乌龟的笨拙,窄狭,寒酸,迂腐,以及仿佛有理想而永远不落实际,不能飞却最欢喜谈飞行的乐趣,永远守在一个地方,却常常描写另一世界的美丽,这种书生似的傻处,觉得十分好笑。又因为明白在任何情形下乌龟不会生气,因此就常常称乌龟为“哲学家”、“理想主义者”,且加以小小嘲弄,占了点无损于人有益于己的小便宜。

  至于那个乌龟呢,性格平易静默,澹泊自守,风度格调,不同流俗。生平足迹所经,十分有限,但博闻强记,读书明理。虽对于雁鹅那种自由有所企羡,但并不觉得必须为自己的天生缺点难过。这乌龟有乌龟的人生观,这人生观的来源,似乎由于多读古书,对老庄尤多心得。(老庄是两部怪书,不拘何种人,一读了他就可以使他承认现状,满意现状,保守现状,直至于死。)由于读书有得,故这乌龟在生活上一切打算,都够得上平稳无疵。天气热时,他只想在湿泥里爬爬,或过桥洞下阴凉处玩玩;天气比较寒冷时,太阳很好,他爬到石头上晒晒太阳;无太阳时,就缩了头颈休息在自己窠里。这乌龟生活虽极平凡,但能得到一分生活趣味,每一个日子似乎皆不轻易放过。每每默想到《庄子》书中所说:“宁为庙堂文绣之牺牲乎?抑为泥涂曳尾之乌龟乎?”便俨然若有所得,以为远古哲人,对于这份生活,尚多羡慕意思,自己既是一个有的东西,生活结结实实,就觉得泰然坦然,精神中充满了一个哲人的快乐。

  雁鹅不大了解“知足不辱”的哲学,因此以为乌龟是理想主义。乌龟依然记着古书上几句话,从不对于雁鹅的误解加以分辩。这乌龟仿佛有种高尚理想,故能对于生存卑贱处,不以为辱。其实这个乌龟对于比本身还大一点儿的理想,全用不着,他的理想就只在他的生活中。

  有一次,他又被雁鹅称呼为理想家,且逼迫到要明白他的理想所归宿处。这乌龟无办法时,就说:“我的理想只是:天气清朗时各处慢慢爬去,听听其他动物谈谈闲话。腹中需要一点儿柔软东西填填时,遇到什么可吃的,就随便抓来吃吃。玩倦了,看看天气也快要夜了,应当回家时,就赶快回家去睡觉。我的理想就是这样的,不折不扣,同世界上许多高等人的理想一样。”

  乌龟说的话很实在,雁鹅却不大相信,这也是很自然的。

  这正同许多没有理想的人一样,由于他的朴质,由于他的无用,由于怕冒险,怕伤风,怕遇见生人,生活得简陋异常,却容易与哲人行为相混淆,常常被流俗所尊敬,反而以为是一个布衣哲学家。这种事在乌龟方面虽不常见,在人类可多极了。

  照性情、生活、信仰三方面看来,这两只雁鹅同乌龟,不会成为朋友的。可是他们自己也不大清楚,不但成为朋友,且居然成为极好的朋友了。乌龟那种平庸迂腐,雁鹅心中有时也很难受;雁鹅那种膏粱子弟气息,乌龟也不能完全同意。不过这分友谊却是极可珍贵的,难得的,也不会为了这些小事有所妨害的。

  他们还都是一个会里面的会员。那会也同人类的什么兄弟会一样,无所不包。他们之间常常用得是极亲昵的称呼,那个称呼为中国人从外国学来,他们又从人类学来的。

  有一天,他们吃得饱饱的,无事可作,同在一个柳树桩上晒太阳谈天,一只雁鹅刚从他们自己那个会里,听过猫头鹰那个题为《有翅膀者生存之意义》的演说,复述猫头鹰的话语,给乌龟听听。说到“地球上一切文化同文明,莫不由于速度而产生,换而言之,也莫不由于金钱同翅膀而外生。人类虽有金钱,可无翅膀,故人类中就有许多人,成天只想生出翅膀。但翅膀为上帝独给鸟类的一分恩物,故报纸上载人类的飞机常常失事,就从不见到什么报纸,载登什么鸟类失事。由此可知鸟类为万物之灵,为上帝的嫡亲的儿女。至于其他……”这雁鹅记起朋友是乌龟,不好再说下去了。为了不想给朋友难堪,他随即又很谦虚的说:“老兄,照我想来,速度产生文明是无可否认的,因为他可以缩短空间距离。凡是有翅膀的东西,他本身自然重要一点,或者说自由一点。……我只说,比别的东西生活自由一点。这自由好象是很可贵的。”

  乌龟最不满意把文明文化用速度来解释,一则由于自己行动呆滞,一则由于他读过许多中国古书,以为那种速度产生文明的议论,近于一种谎话,学术上站不住脚。他这时把眼睛望望天空,心中既对于翅膀的价值有所不平,平素又不大看得起新学,对于猫头鹰感情极坏,就好象当着猫头鹰面驳一样,盛气凌人地说:“速度本身决不能产生文化或文明,恰恰相反,文明同文化都是在生活沉淀中产生。我以为世界上纵有更多生了两个翅膀的生物,可以自己各处远远的飞去,对于文明文化还是毫无关系。文明文化是一些有头脑的人决定的。是一些比较聪明的人,运用他们的聪明,加上三分凑巧产生的。要身体自由有什么用处,自由重在信仰与观念,换言之,重在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

  那雁鹅对于这种议论本来不大明白,见乌龟这样一说,更不明白了,就要求他朋友把“自由”说得浅近一点。

  乌龟想想,“是的,我同你这种大少爷,应当说浅近一点的。”于是接着说:“说浅近一点吗,我只问你,把自己安顿到一个陌生世界里去,一切都不让你习惯,关于气候,起居,饮食,一切毫不习惯;关于礼貌,服饰,一切全得摹仿那个世界的规矩,——你算是自由了吗?”

  这样一来雁鹅懂了。雁鹅说:

  “老兄,可是你若有那点自由,不是可以看到许多新地方,看到许多新东西了吗?你不是可以到他们博物馆看商周古物,到艺术馆看唐宋古瓷名画,到图书馆看宋元版本古书,再到大戏院去听第一流名脚唱歌扮戏,到大咖啡馆同那风姿绝世美人跳舞吗?只要有翅膀,又有钱,你不是可以各处游山玩水,把整个世界全跑尽吗?”

  马龟把头摇摇,很有道理的说:

  “那不算数,那不算数。一只三万吨大海船在咸水里各处浮去,它由于缺少思想,每次周游环球,除了在龙骨上粘了些水藻贝壳以外,什么也得不到。生活从外面进来,算不得生活。你纵无翅膀,不能用你的翅膀各处飞去,只要有钱,一只哈叭狗也可以周游全个地球!你试说,那一只有钱的哈叭狗,照着你所说到的一一生活过来,回来后他是不是还依然只是一只哈叭狗?”

  雁鹅说:

  “我并不以为这哈叭狗玩过了几个地方,就懂得艺术或哲学。我不那么说。可是我请你说浅近一点,不要净来作比喻。

  你同人说话,近来的‘人’你作比喻他就不大懂,何况一只雁鹅?”

  乌龟说:

  “兄弟,总而言之,我以为我们单是有眼睛还不行。譬如一个筛子,有多少眼睛,它行吗?”

  那雁鹅见到这乌龟又在作比喻了,就赶忙把头偏到一边去,不想再听。乌龟知道那是什么表示,就说:“兄弟,兄弟,我不作比喻,不作比喻。我说的是我们不能靠眼睛来经验一切,应当用灵魂来体验生活,用思索来接近宇宙。宇宙这东西很宽很大,一个生物不管是一只鸟还是一个乌龟,从横的看来,原只占地面那么一个小点,小到不能形容,从纵的看来,我们的寿命同地球寿命比比,又显得如何可笑。因此生活得有意义,不应在身体上那点自由,应在善于生活。一个懂生活的人,即或把他关在笼子里,也能够生活得从从容容,他且能理解宇宙,认识宇宙,显得生命丰富充实。”

  乌龟那么说着,是因为他不久以前正读过一本书,书上那么说着。

  较小那只雁鹅,半天不说话,这时却挑出字眼儿说:“关在笼子里?就只有同鸡鸭畜牲一样愚蠢的人,才常常被他们同伴关在笼子里。我是一只雁鹅,我就不愿意被人关在笼子里!”

  那乌龟说:

  “兄弟,人不常常关在木笼或细篾笼里,那是的,那是的。

  关在笼子里的人也不全是愚蠢的人。可是有些很聪明的人他自己可常常十分愿意关在另外一种笼子里,又窄又脏,沾沾自喜打发日子,那不是事实吗?”

  “那是由于他们人生观不同,欢喜这样过日子!”

  “可是那一个拘束他们生活关闭他们思想的笼子,算不算得一个笼子?”

  说到这里,他们休息了一会,因为知道把话说远了点,三个朋友都明白“人类”的事应由人类去讨论。他们还知道,这个问题即或要他们人类自己来说,也永远模模糊糊,说不清楚,雁鹅同乌龟自然更不必来讨论它了,故当时使不再继续说“人”。他们在休息时各自喝了一点儿清水,润润喉咙,那只较小雁鹅,喝过了水时想起了各地方的水,他说:“本地的水不如玉泉的好,玉泉的水不如北海的好,北海的水不如……”他同许多人一样,有一种天性,凡事越远就越觉得好。他正想说出一个他自己也并没到过的极远地方的泉水名字,那是他从广告上看来的,因为记起乌龟顶不高兴从报纸上找寻知识,总以为凡是报纸上一再提起的事,多是假的或相反的,就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了。

  可是乌龟明白那句话的意思,就很蕴藉的笑笑,且引了两句格言,说明较远的未必就是较好的东西。他引用的自然仍旧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格言。

  那雁鹅对于老朋友引用“人”的格言,并不十分心服,心想“人自己尚用不着那个,对一个乌龟还有什么用处?”但一时也不再加分辩。

  过了一会,不知何处抛来一个小小石子,正落在乌龟背上,雁鹅明白一定是什么人抛掷来的,故对于朋友这种无妄之灾,有所安慰,说了几句空话,且对于石头来源,加以种种猜测。可是乌龟却满不在乎,以为极其平常。雁鹅见他朋友满不在乎的神气,反而十分不平,就说:“哲学家朋友,你不觉得这件事希奇吗?”

  乌龟把头摇摇,把前脚爬爬,一面说:

  “我以为也不十分希奇。”

  雁鹅说:

  “然而凭空来那么一下,你不觉得生气吗?”

  乌龟想想,做了一个儒雅的微笑,解释这件事毫无生气的理由。

  “我因为记起《庄子》上说的,虚舟触舷,飘风堕瓦,一切出于无心,都不应当生气,故不生气。”

  因为说到不生气,其时两只雁鹅兴致正好,就把他朋友如人类中一切聪明朋友作弄老实朋友一样,好好的试验了一番,结果这乌龟还是永远保持到他那个读书人的风度。由于这些原因,他们的友谊此后似乎也就更进步了一点。话非本文,不必多提。

  为时不久,这池塘里的水,忽然枯竭起来了,许多有翅膀的全搬家了。大家为了这件事忙着,各个按照自己经验所及,打算此后办法。两只雁鹅曾到过北京城里先前帝王用作花园的北海,知道那方面一切情形,明白北海风景不恶,有水有山,游玩的闲人虽多一点,不如这里池塘清静,可是若到那地方去生活,可保定毫无危险。那里来玩的,大多数是受过教育的人,只在那里吃吃东西,谈谈闲天,打发日子,决不会十分胡闹。不守规矩的,至多也只摘摘莲蓬,折点花草。

  雁鹅打量邀约乌龟过北海去住,便同他朋友来商量。

  “老兄,我们的生活有了点儿问题,你注意不注意?这池子因为天旱,忽然涸竭起来了,我们生活,业已发生问题!若老守一方,必受大苦。同在一处,挨饿还是小事,恐怕本身还多危险。”

  乌龟说:

  “我记得汉朝大儒董仲舒说过:天若不雨,可用土龙求雨。

  北京地方,不少明白古书相信古书的人,应当试试用这方法求雨。它的来源极古,出于《山海经》,本于神农请雨书……”雁鹅看到他的朋友又在引经据典,不知如何应付,且知道这事一引经据典,便不大容易说得清楚,因此摇摇头就走开了。

  到了第二天又来说:

  “老兄,这样生活可不行,水全涸了,芦苇也枯了。我担心他们不久会放火烧我们的芦苇。我担心会发生这样一件事情,火发时,我们有翅膀的还可展翅飞去,你是那么慢慢儿爬的,这可不成。你得即早设法,想个主意,才不失古君子明哲保身之道。”

  乌龟因为昨天朋友不让他把话说完就走开,今天却又来说,心中不大乐意,就简简单单的向雁鹅说:“兄弟,为时还早。”

  说了把头缩缩,眼睛一闭,就不再开口了,雁鹅无法,又只好走开。

  第三天,芦苇塘内果然起了大火,雁鹅不忍抛下他的朋友独自飞去,就来想法救他朋友。要这乌龟口衔一木,两只雁鹅各衔一头,预备把这乌龟带出危险区域,到北海去。这时乌龟明白事情十分紧急,不得不同意这两个朋友建议,就说,“一切照办,事不宜迟。”

  他们把树枝寻觅得到以后,就教乌龟如法试试。临动身时,两只雁鹅且再三嘱咐:“小心一点。不可说话!”

  乌龟当时就说:

  “我又不是小孩,难道悬在半空,还说话吗?我不开口,只请放心!”

  两只雁鹅于是把木衔起,直向北海飞去。

  他们经过西苑时节,西苑许多小孩,见半空中发生了这种希奇事情,皆抬起头来,向空中大笑大嚷:“看雁鹅搬家,看乌龟出嫁!”

  雁鹅心想:“小孩子,遇芝麻大小事总得大声喊叫,不算回事,”仍然向东飞去,不管地下事情。乌龟也想:“童妇之言,百无禁忌,”装作毫无所闻,不理不睬。

  又飞一阵,到海甸时,又为小孩子看到,大声叫喊。一行仍然不理,向东飞去。

  到了城中,又有小孩喊叫如前。这些小孩,全皆穿得十分整齐,还是正规小学生。

  乌龟就想:“乡下小孩不懂事情,见了我们搬家,大惊小怪,自不出奇。你们城中小孩,每天有姑妈教员为说故事,见多识广,也居然这样子大惊小怪!”正想说:“你们教员,教你们些什么东西?纵是搬家出嫁,同你地下小孩有甚关系,也值得大惊小怪?”话一出口,身子就向下直掉。

  说到这里,那穿青衣的人,正预备说以下事情,那时手中烟卷已完事了,准备掉换一枝烟卷。我觉得这故事十分动人,不知道这乌龟究竟掉到什么地方,是死是活,替它十分担心,忘了先前约束,就插口问:“以后呢?”

  我可发誓,我只问那么一句,那穿青衣的人,就只为我插嘴说过那么,即刻就生起气来了。他显出极不高兴的神气,向我说道:“为什么问这种蠢话?以后的事谁清楚?我嘱咐不许打岔,你又打岔。看你意思,我说到末尾,你一定还会要问:那这故事,你既不是雁鹅,你又打哪儿来的?你别管我是雁鹅不是。我说故事,从来就不高兴人家这样质问!”

  我就赶忙分辩,说明一切出于无心,请他原谅。这穿青衣的人只自顾自己把话说完以后,不管我所说的是什么,似乎依然还很不高兴我,把烟卷燃好,就向芦苇那边扬扬长长大模大样走去了。我看他走去时,还以为他不会那么认真,就很好笑的想着:“你那种走路方法,倒真象一只雁鹅,或同雁鹅有点亲戚关系。”

  可是他当真走了。我还很担心那个好脾气乌龟,想知道这读过许多中国旧书的乌龟,因为一时同小孩子生气,得到什么结果。又想知道这两只雁鹅,见到乌龟跌下以后,是不是还想得出方法援救这个朋友。我愿意这故事那么快乐有趣的结束,就是这乌龟虽然在半空中向下跌落,近地面时却恰恰掉在一个又暖和又体面正好空着的鸟巢里。那鸟巢里最好还应当有几本古书,尽它在那里读书,等候那两只雁鹅各处找寻,寻觅到第三天才终于发见了它。可是自己那么打算可不行,这结局得由那个穿青衣的人口中说出,我才能够放心。

  我于是赶忙追过去,请他慢走一点,为他道歉,且同他评理。

  “朋友,朋友,你不应当为这点小事情生气!你不正说过那乌龟因为对城市中小孩子生不必生的气,从半空中就摔下去了吗?你若为一句话见怪,也不很合理!”

  我一面那么说,一面心里又想:“你若把故事为我说完事,你即或就是那两只雁鹅中任何一只,我下次见着你时,也不至于捉你。”

  但这个人显然不愿意再继续我们的谈话,他头也不掉回,就消失在芦苇里去了。

  我再走过去一点,傍近芦苇时,芦苇深处只听到勾格一声,接着是两只大翅膀扇着极大的风。举起一个黑色的东西,从我头上飞去。我原来正惊起一只大雁。我就大声喊叫那个说故事的朋友。等了许久,里面还无回答。芦苇静静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再过去一看,芦苇并不多,芦苇尽处前面就是一片水。并没有什么捕鱼的人,绝对没有。我想想,这事古怪。

  我很懊悔为什么不抓它一把,把这只大雁捉回家去,请求它把故事说完。请求不成,就饿它三五天,水也不让它喝,逼迫它把这故事说完。

  猎鸟人说到这里时,望望大家,怯怯的问:“你们不觉得这只雁鹅很聪明吗?”接着又说:“我因为相信那个穿青衣的人就是那只大雁,相信它会说故事,相信它下面还有故事,就只为了我要明白那个故事的结果,我才决定作一个猎人,全国各处去猎鸟。我把它们捉来时,好好的服侍它们,等候它们开口,看看过了十天半月,这一位还是不会说什么,就又把它放走了。你们别看我是一个猎鸟专家,我作了十六年的猎人,还不曾杀死过一只麻雀!为了找寻那会说故事的雁鹅,我把全国各省有雁鹅落脚()的泽地都跑尽了。

  你们想想,若我找着了它,那不就很好了吗?”

  这专家把故事说完时,他那么和气的望着众人,好象要人同情他的行为似的。“为了这只雁鹅,我各处找寻了十六年,”他是那么说的,你看看他那分样子,竟不能不相信这件事是当真的,不是凭空捏造的。

  为张家小五辑自《五分律》

  一九三三年初作

  

沈从文:一个农夫的故事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微信公众号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0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